[发明专利]可设于通气口扇页的挂架及承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9667.9 | 申请日: | 200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佩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于 通气 口扇页 挂架 承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用于车内承载电子装置的挂架,特别是指一种可设于通气口扇页的挂架及由该挂架与一座体组合成的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驾驶人在行车中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可利用一承载装置将电子装置固定在驾驶座前方,使驾驶人容易观看的位置。
常见的车用承载装置可利用吸盘固定于挡风玻璃上,或者,利用固定夹设于通气口扇页处。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可设于通气口扇页的承载装置9,其固定夹91包括位于上方的两个卡勾911及位于下方的抵靠件912,将卡勾911与抵靠件912夹置于通气口的扇页(图未示),可使承载装置9固定于扇页处。
由于现有的固定夹91为塑料所制成,材质较为坚硬,容易在组装或拆卸时损坏通气口扇页。再者,各种汽车的扇页尺寸并不相同,而固定夹91的卡勾911与抵靠件912的间距无法随着不同尺寸的扇页进行微调。当固定夹91的卡勾911与抵靠件912的间距与扇页尺寸未能完全配合而具有些微差异时,虽然仍可将承载装置9固定于扇页处,但是,在汽车行驶中,会导致承载装置9产生晃动,且会导致固定夹91与扇页产生碰撞,不仅会发出噪音,也容易损伤扇页。
此外,因为固定夹91没有弹性,当承载装置9设于扇页处时,扇页的角度即无法调整,使得通气口的出风方向被固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不会损伤扇页且能微调卡合位置的可设于通气口扇页的挂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组合有前述挂架的承载装置。
于是,本发明可设于通气口扇页的挂架,包含:一壳体、一支撑带及二挂勾。该壳体包括一概呈扁平长形且具有一前侧面及一后侧面的本体部、一由该本体部顶端往该后侧面方向弯曲延伸的第一凸伸部,及一由该后侧面凸伸并与该第一凸伸部相间隔排列的第二凸伸部。该本体部底端面设有一底端开口,该第一凸伸部的端面及该第二凸伸部的端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且该底端开口、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相连通。该支撑带可移动地穿设于该壳体中并具有可挠性,包括一由该底端开口伸出该壳体的拉动部、一由该第一开口伸出该壳体的第一臂部,及一由该第二开口伸出该壳体的第二臂部。该二挂勾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臂部及该第二臂部的端缘。
该挂架还可包含一设于该壳体上的干涉件,用以控制该支撑带在一锁定状态或一释放状态。
此外,本发明承载装置,包含:一如上所述的挂架;及一设于该挂架的壳体的前侧面的承载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可设于通气口扇页的挂架,通过具有可挠性的支撑带,可避免损伤扇页,且能细微调整与不同尺寸的扇页卡合,不会与扇页产生碰撞而发出噪音,还能使扇页的角度可调整,而不影响扇页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一现有的承载装置的固定夹的立体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可设于通气口扇页的挂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的组合图;
图4及图5是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第二臂部可调整长短的示意图;及
图6是说明本发明承载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2与图3,本发明可设于通气口扇页的挂架100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壳体1、一支撑带2、二挂勾3、一组接件4、一干涉件5、一手持件6及二缓冲套环7。
壳体1包括一概呈扁平长形且具有一前侧面111及一后侧面112的本体部11、一由本体部11顶端往后侧面112方向弯曲延伸的第一凸伸部12,及一由后侧面112凸伸并与第一凸伸部12相间隔排列的第二凸伸部13。本体部11底端面设有一底端开口14,第一凸伸部12的端面及第二凸伸部13的端面分别设有一第一开口15及一第二开口16,且底端开口14、第一开口15及第二开口16相连通,而使壳体1形成有可供支撑带2穿设的通道(图中未标号)。二缓冲套环7为软质的橡胶材料制成,具有弹性,分别环设于第一开口15及第二开口16周缘。
支撑带2由橡胶材料所制成,具有可挠性,包括一拉动部21及由拉动部21的一端分叉延伸的一第一臂部22及一第二臂部23。支撑带2可移动地穿设于壳体1的通道中,且拉动部21由底端开口14伸出壳体1,第一臂部22由第一开口15伸出壳体1,第二臂部23由第二开口16伸出壳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6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