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射频信号发生器及其信号产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0002.X | 申请日: | 200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0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应添;张远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1/00 | 分类号: | H04J11/00;H04L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10663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信号发生器 及其 信号 产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射频信号发生器及其信号产生方法。
背景技术
纵观当前的移动通信市场,多种体制共存、新体制不断涌现是当今移动通信市场的突出特点。在数字蜂窝系统中,以TDMA为多址方式的体制与以CDMA为多址方式的体制并存,如GSM与CDMA、WCDMA等并存,从全球地域角度来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不同地域并存不同的体制,如北美的ADC、欧洲和中国的GSM以及日本的JDC等制式并存。如今,新的通信体制和标准不断提出,通信产品的生存期急剧缩短,因此,为了适应多通信制式的应用需求,通信产品需要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全面性和完整性,方能满足当今移动通信用户的通信要求。
射频信号发生器在移动通信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产生的射频信号,可以作为参考时钟信号源,可以作为测试激励信号,也可以作为参考标准信号等。如今,常见的射频信号发生器功能相对单一,要么只支持特定的通信制式,要么只能适用单载波的通信系统。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用户数也急剧增加,运营商不得不对移动通信系统进行扩容处理,移动通信系统逐步由单载波逐步发展到多载波系统,以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随着多载波系统的需求的增多,迫切需要开发出支持多载波功能的通信系统,这样,在通信系统开发中,需要多载波信号源进行相关的测试和验证。因此,多载波的射频信号发生器也是急需得到开发和应用。
而目前现有的多载波信号源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当输出多载波信号的时候,出现很大的交调信号,导致无法在测试中应用信号源产生的多载波信号。因此,实际测试一般是需要将多个信号源进行合路处理,减少交调信号,输出满足实际要求的多载波信号,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可以满足实际测试,但比较浪费资源。
基于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状况,在9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概念-软件无线电。软件无线电的思想是在一个通用的硬件平台上,通过软件加载的方式用软件实现所有无线电台的功能。使用这样一种理想的软件无线电概念之后,所有的体制和标准的更新,以及不同体制之间的兼容,都可以通过更好适当的软件来完成,既节省了重新建网的费用,又缩短了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很好的实现了time-to-market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合理的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提出了一种能支持多种移动通信体制,又能处理多载波信号处理的多模射频信号发生器及其信号产生方法,本发明基于软件无线电原理,可以通过软件更新,进行系统的扩建、改进升级。并采用数字中频技术,能有效降低多载波信号输出所产生的交调和干扰等,提高系统性能,降低系统成本和功耗,易于实现系统的小型化、微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多模射频信号发生器,包括PC机及其分别连接的基带I、Q信号发生器与多载波数字上变频子系统、D/A转换器、时钟子系统、微芯片控制子系统,且所述基带I、Q信号发生器还与多载波数字上变频子系统、D/A转换器、射频子系统依次连接;所述时钟子系统还与基带I、Q信号发生器及多载波数字上变频子系统、D/A转换器、射频子系统、微芯片控制子系统同时连接;所述微芯片控制子系统还与基带I、Q信号发生器及多载波数字上变频子系统、D/A转换器、射频子系统同时连接;所述射频子系统设有多制式多载波射频信号输出端。
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多模射频信号发生器设置有多制式选择开关、载波数选择开关,通过多制式选择开关,可以独立选择GSM、WCDMA、CDMA以及TD-SCDMA等制式,也可以同时选择多种制式,以能同时输出多种制式的信号;通过载波数选择开关,可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载波数,即可以选择1载波、2载波…等不同载波数的信号。因此,本多模射频信号发生器,可以输出单一通信体制的多载波射频信号,也可以同时输出多种通信体制的多载波射频信号。
所述基带I、Q信号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制式协议解析器、信号发生器和脉冲成型滤波器;所述脉冲成型滤波器设有基带I、Q信号输出端。
所述射频子系统包括带通滤波器、模拟ATT、放大器、混频器、本振LO及射频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依次通过模拟ATT、放大器、混频器与射频滤波器连接,所述本振LO与混频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电机铸铁机座制造工艺
- 下一篇:电梯用随行综合电缆中的视频同轴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