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空气清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0255.7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罗笑南;翟福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G05B19/04;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广东省广州市新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空气 清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家庭控制技术与产品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智能化空气清新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家庭是将各种家庭通信产品、计算机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按照家庭数字化需求,组成家庭信息、娱乐、控制服务和信息功能系统。数字家庭产业代表着信息技术及产业应用发展方向,是现代服务业在未来家庭中的具体应用。数字家庭产品层出不穷,几乎涉及到娱乐、教育、医疗、环保等各个方面。
目前,在家居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空调病、房子装修后的中毒现象、煤气泄露引起的中毒以及抽烟场所人们吸收二手烟所带来的危害,这些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日本已在防污、抗菌、除臭、空气净化、水处理、可降解塑料及环保等许多方面达到了实用化水平,已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在空气净化产品方面,有光触媒空气净化液、超光触媒抑菌除味剂、纳米喷涂剂等,产地主要有日本、韩国、意大利以及中国等。这些空气净化产品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有害物质。
但是,市场出售的气雾类空气清新剂包装华丽,价格较贵;固体类清新剂一旦开启包装,只能任其自然挥发,造成浪费;对空气消毒或净化都需要人工的进行;如果能有一种装置根据现场环境做出智能的处理,将给人更人性化的感觉。因此,需要一种简易、价格低廉、环保的人性化空气清新装置的解决方案。
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拥有一个清新自然的生活空间是民生所需。空气清新装置作为环保类小家电产品,以环保的理念、合理的价格、智能化的监控、自动的开启能力将会赢得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本发明可应用于现代家庭家居和一些公共场所如网吧、剧场、大型会议室、实验室等。该系统实时监控所在环境当前空气质量,在空气质量下降时装置自动消除空气垃圾,让人们能够在始终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中进行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保持心情愉悦,充分享受现代生活。
该装置是对空气质量参数进行测量和评测并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将其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中,在完成记录功能后将其转储到中央处理芯片,将存储的数据提取并按其数值、时间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开启自动装置。此外,将该装置的中央处理单元互联网进行通讯,还可实现联动监测控制,开启远程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新的智能化数字家庭终端产品,提出一种简易、低廉、环保的智能化空气清新装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化空气清新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用于负责与外界不同物质源探测相应空气参数数据的探测模块;
用于通过探测模块从缓冲区中获取空气参数数据的空气参数数据获取模块;
用于存储从不同探头探测相应参数所获取的空气参数数据的多个空气参数数据缓存器;
通过获取模块从空气参数数据缓存器中获得的数据传送至中央处理单元进行分析和处理的中央处理模块;
用于将多个装置的中央处理模块进行通讯、互联的通讯模块;
用于从处理模块获取命令进行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块;
用于数据采样的定时器模块;
用于进行空气质量分析的空气质量分析模块。
所设置的参数数据缓存器的数量不少于探测头探测到的参数数据源的数量。
所述空气质量分析控制模块通过分析各个探头探测的数据从参数数据缓存器中获取哪个参数以及获取多少数据。
所述空气质量分析模块根据探头的类型获取对应的空气参数,比如探头为接触式浓度探头,则探测烟气浓度参数,那么空气质量分析模块接收浓度参数进行分析。
所述定时器模块用于设置采集数据的时间间隔,该间隔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设定单位,设定存储周期,设定采样周期,读取数据,根据空气质量分析模块获取的参数指标判断当前空气质量是否超标,若超标则发送命令,启动空气清新装置;若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且当前空气质量符合正常标准,则发送关闭命令;否则,装置处于定时探测和分析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中央处理模块发送的命令启动或关闭装置,当空气质量参数超标时,控制模块就开启装有空气清新剂容器的盖子,同时启动加快空气清新剂挥发的装置。当空气质量参数达到正常时,处理器发送命令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空气清新剂挥发的装置的盒盖关闭,同时关闭加快挥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2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成形机的电气保护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热风炉余热采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