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召出租车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0378.0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4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熊勇;刘海贤;陈慧;董利波;刘振诚;彭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0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租车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召出租车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的发展,随之出现的空载及区域搭载不平衡现象增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集群呼叫方式及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加人工调度的方式。
所述集群呼叫方式是调度中心管理员通过一次操作,向一组出租车司机或所有出租车司机进行呼叫,所有接收到呼叫的出租车司机可以抢先应答,这种方式不能实时掌握车辆的位置,无法科学、统一的管理。
所述GPS加人工调度的方式是通过在出租车上安装GPS车载终端,结合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GPRS技术,将车辆的位置及其他信息无线传输给GPS运营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工呼叫中心,接收客户的电召出租车的请求,调度中心人员通过对车辆位置信息的掌握实时的调度出租车。该方案过度的依赖人工的操作,操作复杂,随着呼叫量的增加,要不断的增加工作人员,运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方案提出一种电召出租车的方法及系统,可以不依赖于人工的操作来实现电召出租车的业务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召出租车的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出租车的请求;
从所述呼叫请求中提取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符,并根据所述标识符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符为移动终端号码或者为移动终端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获取匹配的空载出租车队列;
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空载出租车队列中的空载出租车终端之间的呼叫连接。
同时,本方案还提出了一种电召出租车的系统,包括:
GPS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及状态信息,以及向匹配模块分配唯一的ID标识符;
匹配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出租车的请求,并从所述呼叫请求中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符,并根据所述标识符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获取匹配的空载出租车队列,其中:所述标识符为移动终端号码或者为移动终端的IP地址;
电召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空载出租车队列中的空载出租车终端之间的呼叫连接。
本方案通过所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对空载出租车进行搜索并获取匹配的空载出租车队列,建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空载出租车队列中的空载出租车终端之间的呼叫连接,从而可以用虚拟坐席代替人工坐席来实现电召出租车的业务功能,提高了系统对电召热线的处理能力,节省了运营成本,也减少了出租车的空载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召出租车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召出租车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电召出租车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召出租车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101、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呼叫出租车的请求;
步骤102、从所述呼叫请求中提取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符;
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符通常为移动终端号码以及网络终端的IP地址等。
步骤103、根据所述标识符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
所述根据所述标识符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是根据所述标识符查找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的基站并通过该基站的定位系统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若所述标识符为移动终端的号码,则可以通过该号码查找所述移动终端接入的基站,该过程可以通过系统服务器完成,然后通过该基站的定位系统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若所述标识符为网络终端的IP地址,在无线接入网中,可以通过该IP地址查找所述网络终端接入的基站,然后通过该基站的定位系统获取所述网络终端的位置信息;在有线接入网中,可以通过系统的IP地址查询器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
步骤104、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获取匹配的空载出租车队列;
所述步骤104之前还包括:根据出租车终端的定位系统获取出租车的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