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石煤钒矿中提钒的焙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0498.0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可龙;刘素琴;仲晓玲;莫红兵;李朝建;王海华;吴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4/22 | 分类号: | C22B34/22;C22B7/00;C01G3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湖南省长沙市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煤 钒矿中提钒 焙烧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石煤矿中提取五氧化二钒所采用的焙烧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石煤矿分布较广泛,石煤储量为61818亿吨是我国钒钛磁铁矿中V2O5储量的217倍。因此,从石煤中提钒成为了我国利用钒资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石煤矿的发现促使石煤提钒工艺也在不断的改进中,传统的钠盐焙烧法转化率较高,但是产生的氯气和氯化氢严重污染环境。现在的焙烧工艺从添加剂上考虑可分为:(1)钙盐添加剂;(2)食盐、钙盐二元添加剂;(3)无氯多元添加剂;(4)无盐焙烧法。其中无盐焙烧法浸出率普遍较低。
发明内容
从石煤矿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焙烧制度上大致可分为一段转炉焙烧和两段分炉焙烧。本发明意在方便节能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型焙烧制度,提高五氧化二钒的转化浸出率。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从石煤钒矿中提钒的焙烧工艺,可有效地对焙烧过程进行控制,提高浸出率,整个工艺制备简单方便节能,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工艺可以较好地符合环保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工艺为:将石煤原矿石破碎,加入矿石重量5~15%的钙盐,磨成矿粉直接作为焙烧原料或是将矿粉制球作为焙烧原料;将焙烧原料进行两段式焙烧:第一段焙烧在700℃~800℃,焙烧时空气气流速度为10~60L/min,保温时间为1~2h;第二段焙烧则是在第一段焙烧后,继续升温到达第二段焙烧温度850~950℃,焙烧时空气的气流速度为1~20L/min,保温时间为2~5h;将焙烧得到的熟料球或粉状焙砂分别磨碎,用稀酸进行常温搅拌浸出。
所述石煤原矿石破碎是采用对辊粉碎至不少于80%的矿石至100目。
所述矿粉制球的粒径为8-12mm。
所述的第一段焙烧与第二段焙烧均在同一数控马弗炉内进行。
用质量浓度为3~5%的酸下进行常温搅拌浸出,浸出时间优选为2~3h。
本发明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1原物料准备
①「将从矿山采集的不同采矿点的石煤原矿样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其中钒(以五氧化二钒计)含量≥0.6%。分别经过手工破碎——大鄂破碎——小鄂破碎。
②配入矿石量5~15%的钙盐,混合均匀后,采用对辊粉碎至100目≥80%。将得到的矿粉一组制球,粒径为10mm左右,烘干;另外一组样品直接取矿粉。
2焙烧
根据石煤矿的特点,上述得到的焙烧原料采用数控马弗炉进行两段焙烧工艺实现对焙烧制度的控制。焙烧一段工艺:氧化脱碳;焙烧二段工艺:形成易溶钒化合物。
①第一段焙烧
将焙烧原料放入数控马弗炉中,然后升温进行第一段焙烧,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为700℃~800℃,保温时间为1~2h。控制炉内气氛为(氧气充足),使碳和有机物充分氧化分解。焙烧时空气气流速度为10~60L/min。
②第二段焙烧
将第一段焙烧后的物料在原高温炉内,以再升温到达第二段焙烧温度850~950℃,严格控制炉内气氛条件为缺氧(二氧化碳分压大于等于氧气分压,),保温时间为2~5h。焙烧时空气的气流速度为1~20L/min。
3低酸浸出
将焙烧得到的熟料球或粉状焙砂分别磨碎,在质量浓度为3~5%稀酸下进行常温搅拌浸出,浸出时间为2~3h。
上述方法得到的焙烧物料用于常温低酸浸出提钒,焙砂中五氧化二钒浸出率达到82%以上。
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一段焙烧时炉内富氧气氛,保证一段焙烧后矿渣中的炭和有机质完全氧化分解。且在同炉内进行两段焙烧,可以充分利用一段焙烧形成的二氧化碳气氛,无需后续焙烧另外进气。
所述的制球与直接粉状焙烧所得到的五氧化二钒浸出率基本相同。
本发明从解决含钒石煤矿氧化焙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出发,通过对高温下存在的物相进行研究,对焙烧物料的焙烧制度进行控制,包括焙烧阶段和焙烧气氛的控制,实现了钒向易溶化合物的转化,对提高浸出率有显著作用。此外,该焙烧工艺对矿物中的硫有明显的固定作用,并且浸出工艺方便节能,体现了新型环保技术工艺的要求。
具体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