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脑汉字音位码输入法及其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0513.1 | 申请日: | 200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8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庚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9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脑 汉字 音位 输入法 及其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法,尤其是一种电脑汉字音位码输入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汉字编码输入法大致可分为:数字码、形码、音码和音形码。 形码和音形码输入法对形码设置的基本特征是把汉字看作由字根组成,在众 多的字根中选择其中的100-300个字根分配到键位上参与编码。使用这种编 码输入方法需要熟记大量的字根码元和拆字规则,还要记住一些特例,学习 难度大、难学易忘。此外还有用偏旁、笔画或图形等作码元编码的形码输入 法,都有很大的码元记忆量。在用笔画参与编码输入法中,绝大多数是用笔 画的笔形或笔画的读音作码元编码。至今,尚未见到用汉字笔画在字中位置 (本文称笔位)作码元参与编码的成功报道。其实,汉字笔位是汉字的重要 区别信息,如“大”字后再写一“点”,可以是“太”字,也可以是“犬”字, 仅仅是因为“点”的位置不同而导致字义上的根本的区别。
在众多的电脑汉字编码输入法中存在一个共同的不足:好学的输入速度 不快,输入速度快的不好学。如五笔字型输入法,输入速度快、重码率低, 是现阶段运用较广泛的汉字编码输入法,但还存在字根记忆量大,编码规则 复杂的不足,不经过专门培训很难学会;又如全拼输入法,利用了人们早期 受教育的成果-汉语拼音知识,易入门,但同音重码字较多,需翻页查找, 输入速度慢。
在目前语音输入还不够完善,手写输入赶不上键盘输入速度的大背景下, 编码输入仍占有重要地位。开发一种比全拼输入法还简单易学,重码率又低 的电脑键盘编码输入法定会有广泛的应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与现代汉语中语言、文字规范相一致,编码 规则简单,编码长度短、重码率低,易学习易普及的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法。
本发明一种电脑汉字音位码输入法,包括通用键盘、键盘上26个字母键 设置为其对应的26个汉语拼音字母输入键和汉字单字全拼音输入,其特征在 于,将汉字看作一方块状,设汉字中有横中线1和竖中线2各一条,垂直相 交于字正中,将汉字分成“田”字状,依据标准汉字,选取汉字的首笔笔画 和末笔笔画,按横(一)、竖(丨)、撇(丿)、捺点(、)、折(所 有带折的笔画)在字中与横中线1或/和竖中线2的相对位置以及在字中的其 他位置定义笔位码码元,设置笔位码输入键位,制定编码规划,用笔位码结 合音码输入汉字、词和短语。
本发明所述标准汉字是指《新华字典》上的字头字;所述首笔笔画和末笔 笔画是按1997年国家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取汉字的首笔笔画 和汉字的末笔笔画;所述笔位码码元定义是:
本输入法的取码编码规则:1、依《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确定汉字的 首笔和末笔,根据汉字的首笔和末笔所处《新华字典》字头字中的位置、码元 定义和“特指优先”的规定确定码元;2、按下列规则进行编码:
单字:拼音首字母+首笔笔位码+末笔笔位码;
二字词:第一字拼音首字母+第一字首笔笔位码+第二字拼音首字母+第二 字末笔笔位码;
三字词:第一字拼音首字母+第一字首笔笔位码+第二字拼音首字母+第三 字拼音首字母+第三字末笔笔位码;
四字及四字以上词:第一字拼音首字母+第一字首笔笔位码+第二字拼音 首字母+第三字拼音首字母+末字拼音首字母+末字末笔笔位码;
二字常用短语:
V+第一字拼音首字母+第二字拼音首字母+第二字末笔笔位码,或
I+第一字拼音首字母+第二字拼音首字母+第二字末笔笔位码,或
U+第一字拼音首字母+第二字拼音首字母+第二字末笔笔位码;
三字常用短语:
V+第一字拼音首字母+第二字拼音首字母+第三字拼音首字母+第三字末笔笔 位码,或
I+第一字拼音首字母+第二字拼音首字母+第三字拼音首字母+第三字末笔笔 位码,或
U+第一字拼音首字母+第二字拼音首字母+第三字拼音首字母+第三字末笔笔 位码;
四字及四字以上常用短语:
V+第一字拼音首字母+第二字拼音首字母+第三字拼音首字母+末字拼音首字母 +末字末笔笔位码,或
I+第一字拼音首字母+第二字拼音首字母+第三字拼音首字母+末字拼音首字 母+末字末笔笔位码,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庚,未经李永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