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性纳米微粒的人胸苷激酶荧光免疫分析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0614.9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丁克祥;吴朝阳;刘卫国;费定宇;刘莉;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克祥 |
主分类号: | G01N33/532 | 分类号: | G01N33/532;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乃恩 |
地址: | 510515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性 纳米 微粒 人胸苷 激酶 荧光 免疫 分析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学测定方法和检测分析,特别指一种基于磁性纳米微粒的人胸苷激酶荧光免疫分析新方法,即采用磁性纳米技术和现代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结合,对人类I型胸苷激酶(hTK1)血液和组织液实施准确检测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I型(hTK1)的技术背景:
人类I型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中文简称为人类I型胸苷激酶;其英文名为Human thymidine kinase,简写为hTK1。DNA在合成之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被摄入细胞并在转化成TMP时必须经过磷酸化激酶的催化,而磷酸化反应过程必须有TK酶的催化。
正常生理状况下,人细胞中的TK主要以两种同工酶的形式存在,即hTK1和hTK2。一般地说,hTK1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而hTK2则主要存在于亚细胞结构的线粒体中。由于其中一种同工酶大量存在于胚胎组织,也有学者分别称它们为胚胎TK(Fetal TK)和成人TK(Adult TK)。有研究发现,胚胎TK是与细胞的分裂相关,存在于细胞质中,称之为hTK1;而成人TK存在于线粒体中,它的表达与细胞周期无关,又称之为hTK2。或者将hTK1称为细胞质胸苷激酶,hTK2称为线粒体胸苷激酶。hTK1基因定位在于染色体17q23.2-q25.3,靠近于半乳糖激酶;而hTK2基因则定位于染色体16q22-q23.1。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有学者完成了hTK1基因编码区域的cDNA分子克隆及其序列分析。研究表明,TK1全酶分子量为96000道尔顿,其分子结构为四聚体,等电点聚焦免疫电泳测得其等电点为8.3-8.5。TK1的四聚体中每一单体α螺旋/β折叠区域组成与ATP酶家系类似,其p-环是TK1酶活性调节区域,即底物反应区域。四聚体中β折叠区域有一锌原子与β折叠区域连接。在这β-丝状带折叠的底部,干链变宽成为一个套索闭环,是dTTP负责TK1活性反馈抑制调节的的区域,但TK1这套索环结构是不同于其它脱氧核苷酸激酶。
hTK1是存在于机体中的重要激酶之一,它作为一种胸苷参与DNA合成的关键激酶,能可逆性催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与磷酸脱氧核苷之间的转化,并真实而客观地反映着细胞的增殖状况。正是由于hTK1与细胞分裂密切相关,在细胞分裂G1期含量较低,到S期后逐渐升高,至G2期达到最高,因此,编码hTK1的mRNA及其所表达的蛋白质也就成为细胞增生的标志物。可以说,TK1水平的高低与DNA在细胞周期的S期DNA合成速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所观察到正常增殖细胞TK1的水平在细胞周期的G1和S期交界处开始升高,随着细胞进入G1晚期,TK1酶的水平逐渐急剧上升,直至S和G2期交界处,但在肿瘤细胞中,这种高TK1水平从S晚期一直持续到M早期。大量离体试验结果表明,TK1在增殖细胞和肿瘤细胞周期调控代谢过程具有特殊的意义。通常,一些非增殖细胞的TK1和健康人血清和组织中TK1,其含量极微或检测不到,而在异常增殖细胞或恶性肿瘤患者中,TK1酶伴随着肿瘤细胞数的急剧增殖而升高。不同来组织增殖细胞中细胞周期与TK1信使RNA(TK1mRNA)的表达关系是复杂的,mRNA的剪切和翻译也是随细胞生长状态变化的,推测TK1水平主要是通过翻译后调控机制发挥作用。而且,已有研究表明,增殖细胞生长的不同时期,TK1活性的调控则主要是通过dTTP反馈抑制途径和底物循环方式进行调节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克祥,未经丁克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6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