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劣质油的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0951.8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0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华;刘呈立;易娇;周冬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29/00 | 分类号: | C10G29/00;C10G21/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皮维华 |
地址: | 414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劣质 预处理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劣质油的的深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重劣质油加氢前,从重劣质油中脱除杂质的预处理方法。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世界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原油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价格低廉的重劣质油深加工倍受石油和煤炭化工行业关注和重视。
重劣质油深加工主要有加氢和脱碳两种方法,其中通过加氢改质生产优质燃料油是提高重劣质油附加值和有效利用重劣质油的重要途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优势。但是重劣质油加氢的难点在于:①密度大,流动性差,不利于加氢操作;②其存在有大量的金属杂质极易使催化剂中毒而失活;③残炭、灰分含量高且还含有大量难于加氢的高分子强极性化合物(苯不溶物),极易在换热器、加热炉和催化剂床层上部结焦,严重时会使管道和催化剂床层堵塞,装置无法运转。因此,必须在重劣质油加氢前,对其进行预处理,脱除金属、残炭、灰分,降低密度、苯不溶物含量。
重劣质油加氢前的预处理大多采用蒸馏的方法,该方法存在如下不足:只利用了重劣质油的轻质馏分,而重劣质油的重质馏分白白浪费,重劣质油利用率低,且能耗高。
CN101045884、CN1237151C介绍了一种重劣质油的预处理方法,是先利用C3-C8的烷烃等馏分油对重劣质油原料进行脱沥青,得到脱沥青油和脱油沥青,然后再对前者进行催化加氢。该方法采用萃取代替传统的蒸馏,工艺得以简化,但不能脱除原料中的水和无机盐,而且脱油沥青不作为加氢组分,原料利用率低。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重劣质油利用率高、有效脱除杂质,且简单易行、能耗低的重劣质油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重劣质油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将重劣质油与馏分油按质量比1∶0.2~1∶4混合均匀;②所得混合液加热至50~150℃,同时搅拌3~60min;③混合液静置1~24h,萃取分离出馏分油可溶物和馏分油不溶物。
所述重劣质油包括切割轻组分后的中低温煤焦油重组分、鲁奇加压气化法生成的煤焦油全馏分或其重组分、未经任何处理的煤液化油全馏分、切割轻组分后的煤液化油重组分。
所述馏分油可以是石油催化裂化轻柴油和/或重柴油馏分,也可以是煤焦油加氢装置出来的加氢生成油、中油馏分、尾油馏分中的一种或几种。馏分油对重劣质油中的烷烃、芳烃和大部分的胶质、沥青质具有很好的萃取能力,而且它在后续的重劣质油加氢时不需分离,同时起到了降低重劣质油密度、降低反应器床层温升的作用。
所述萃取分离是将整个萃取体系按极性和密度分成不相溶的液相后进行的分层分离;分离工艺可以是搅拌静置澄清器分层分离工艺,或萃取塔连续分离工艺。
所述步骤②中,往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水,其添加量为重劣质油质量百分数的0~30%。
所述步骤②中,往所得混合液中加入破乳剂,破乳剂是聚醚类、胺类、酚类的一种或多种,其添加量0~500ppm。
所述馏分油可溶物包括馏分油和重劣质油中可用于加氢的组分,所述馏分油不溶物包括重劣质油中不能用于加氢的杂质。
采用本发明对重劣质油进行预处理,有如下优点:
①不但降低了重劣质油密度、苯不溶物含量,而且有效脱除了灰分、水分、残炭、无机盐和机械杂质等杂质,有利于后续的加氢改质;②重劣质油利用率高,达到85~99%,经济效益显著;③工艺简单易行,能耗低。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800g煤液化油>360℃馏分与160g加氢精制柴油混合均匀(质量比1∶0.2)加热至80℃,然后加入240ml(30%)水,100ppm破乳剂,搅拌3min后再转入静置2h,分层得844g柴油可溶物、水及柴油不溶物。煤焦油>360℃馏分利用率为85.5%。煤液化油>360℃馏分及预处理后煤液化油性质见表1。
表1煤液化油>360℃馏分及预处理后煤液化油性质
实施例2
将800g煤液化油与3200g催化轻柴油混合均匀(质量比1∶4)加热至50℃,然后加入80ml(10%)水,500ppm破乳剂,搅拌60min后再静置24h,分层得3992g柴油可溶物、水及柴油不溶物。煤液化油利用率为99%。煤液化油及预处理后煤液化油性质见表2。
表2煤液化油及预处理后煤液化油性质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