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1640.3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1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亮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14湖南省长沙市东二***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产 供电 网络 系统 | ||
1、一种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系统由发电机(II)、联接器(III)、变压器(IV)、导线(V) 和开关(VI)组成;发电机(II)由联接器(III)与发动机(I)相联,导线(V)将开关 (VI)和发电机(II)相联,导线(V)将开关(VI)和变压器(IV)相联;其特征在于: 发动机(I)的动力分别来源于磁体(2-2)和磁铁(5-1-1)的磁力;在整个动力机运行中, 当磁体(2-2)和磁铁(5-1-1)的磁力要产生动力时,分别由开关(2-3)和旋钮(5-1-3)转 动,使磁体(2-2)和磁铁(5-1-1)没有屏蔽,当在空行程中时,开关(2-3)和旋钮(5-1-3) 分别转动,磁体(2-2)和磁铁(5-1-1)分别被屏蔽,磁体(2-2)和磁铁(5-1-1)分别向外 没有磁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带自产电的供电网 络系统的发动机(I)由机械传动机构(1)、磁力驱动机构(2)和驱动控制机构(3)组成; 磁力驱动机构(2)由磁体(2-2)产生动力,驱动控制机构(3)控制磁力驱动机构(2)工 作,机械传动机构(1)将产生的动力按一定运动规律向外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带自产电的供电 网络系统的发动机(I)由机械传动机构(1)、磁力驱动机构(2)和驱动控制机构(3)组 成;磁力驱动机构(2)由磁体(2-2)产生动力,驱动控制机构(3)控制磁力驱动机构(2) 工作,机械传动机构(1)将产生的动力按一定运动规律向外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磁力驱动机构 (2)由磁力座体(2-1)、磁体(2-2)、开关(2-3)、外壳(2-4)、盖板(2-5)和小螺栓(2-6) 组成;磁体(2-2)放在磁力座体(2-1)内,开关(2-3)的凸部卡在磁体(2-2)的凹槽内, 盖板(2-5)由小螺栓(2-6)与磁力座体(2-1)固定,外壳(2-4)卡在开关(2-3)上,当 转动开关(2-3)可以控制磁体(2-2)向外是否产生磁力。
5、根据权利要求1、2、3和4所述的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控制 机构(3)由电磁铁(3-1)、导线(3-2)、触动开关(3-3)和螺栓(3-4)组成,触动开关(3-3) 控制电磁铁(3-1),电磁铁(3-1)控制开关(2-3);触动开关(3-3)的关闭和打开由机械传 动机构(1)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 系统发动机(I)由机械传动机构(4)、磁力驱动机构(5)和驱动控制机构(6)组成,磁 力驱动机构(5)由磁铁(5-1-1)产生动力,驱动控制机构(6)控制磁力驱动机构(5)工 作,机械传动机构(4)将产生的动力按一定运动规律向外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1和6所述的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磁力驱动机构(5) 的磁力座部分(5-1)由磁铁(5-1-1)、外壳(5-1-2)、旋钮(5-1-3)、压盖板(5-1-4)和小螺 栓(5-1-5)组成;磁铁(5-1-1)安在外壳(5-1-2)内,磁铁(5-1-1)是否向外产生磁力由 旋钮(5-1-3)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6和7所述的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控制机 构(6)由动力传递部分(6-1)、触点开关部分(6-2)、电磁合力部分(6-3)和电器控制部分 (6-4)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6、7和8所述的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控制 机构(6)由动力传递部分(6-1)、电磁合力部分(6-3)中除电磁铁(6-3-1)各件和机械控 制机构(7)组成,它们共同完成对磁力驱动机构(5)的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和5所述的带自产电的供电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械 传动机构(1)采用四连杆机构带动方式,其该机构中的滑块部分安有磁力驱动机构(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亮,未经李晓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16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径计算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高压二极管新型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