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酯基二异硫氰酸酯衍生物在硫化矿浮选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2068.2 | 申请日: | 200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钟宏;刘广义;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12 | 分类号: | B03D1/012;C07C331/16;B03D10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酯基二异硫 氰酸 衍生物 硫化 浮选 中的 应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矿浮选高效捕收剂——双酯基二异硫氰酸酯衍生物,以及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浮选是从基本金属硫化矿石中回收金属硫化矿物的最主要方法,其操作过程是对矿山开采的矿石通过破碎、磨矿,形成硫化矿物单体解离的矿浆,然后调节矿浆pH值,加入捕收剂和起泡剂,浮选回收金属硫化矿物。
基于铜、铁、铅、锌等硫化矿物性质相近,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黄药等常规捕收剂,石灰为pH值调整剂在高碱(含OH-和Ca2+)环境中实现铜、铅或锌等硫化矿物与脉石硫化矿物硫化铁的浮选分离,造成铜、铅或锌等硫化矿物以及金银等贵金属的回收率偏低。高碱条件同样也不利于黄铁矿等硫化铁矿物的回收,并且增加生产成本。因此,要综合回收硫化矿石中的铜、铅、锌、金、银等有益元素,必须降低实际生产中硫化矿物间浮选分离的碱性(pH≤11)。为此,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捕收剂知识产权现归Cytec TechnologyCorp.)和Cytec Technology Corp.开发了一类新型硫化矿捕收剂酯基异硫氰酸酯衍生物——烃氧羰基硫脲(Fu Yun-Lung,Wang Samuel S.Neutralhydrocarboxycarbonyl thiourea sulfide collectors.USRE32786,1988-11-22)和烃氧羰基硫氨酯(Fu Yun-Lung,Wang Samuel S.Neutral hydrocarboxycarbonylthionocarbamate sulfide collectors.USRE32827,1989-01-10;Lino G. Magliocco,Alan S.Rothenberg.Process for the beneficiation of sulfide minerals.US7011216,2006-3-14),烃氧羰基硫氨酯和硫脲类捕收剂在酸性pH值范围内稳定且有效,它们在pH10以下对黄铜矿等硫化铜矿物、铜离子活化的硫化铅矿物或硫化锌矿物、硫化镍矿物以及金银等贵金属矿物具有强的捕收能力,而对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硫化矿物具有良好选择性,容易在酸性、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实现铜、铅、锌、镍等硫化矿物与脉石硫化矿物的浮选分离,且能很好回收贵金属。
与上述单酯基单异硫氰酸酯衍生物相比,双酯基二异硫氰酸酯衍生物含有 更多的配位原子和配位基团,可通过螯合作用与金属离子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或在金属硫化矿物表面形成强吸附,以强化对黄铜矿等硫化铜矿物、铜离子活化的硫化铅矿物或硫化锌矿物、硫化镍矿物以及金银等贵金属矿物的回收。而目前关于双酯基二异硫氰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鲜见报道,也未在美国CA数据库中见到本发明所定义的双酯基二硫脲或双酯基二硫氨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