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及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2487.6 | 申请日: | 200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倪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国梁 |
主分类号: | E04F19/04 | 分类号: | E04F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400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可拆卸 踢脚线 及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潢材料,具体地说,是关于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建筑装潢行业的踢脚线主要有卡扣式可拆卸踢脚线和传统钉钉踢脚线两种,卡扣式可拆卸踢脚线的构造由踢脚线、塑料卡扣件组成,其安装时将塑料卡扣件用钉子固定于墙面后,再将踢脚线镶嵌入卡扣即可。但是,这种踢脚线的主要缺点是踢脚线与墙面的上沿线往往有缝隙,很不美观。而传统钉钉踢脚线是用钉子直接将踢脚线钉在墙上的方法,其缺点是:只有在地板安装完成后才能安装踢脚线,然后再对踢脚线与墙面上沿缝隙进行填补,最后再对全部墙面做一遍漆,而现在地板均为成品油漆地板,因此在安装踢脚线和油漆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损坏地板表面油漆。目前应用在建筑装潢行业的可拆卸踢脚线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一长条形的踢脚线10和如图2所示塑料卡扣件11组成,其缺点如图3所示,将塑料卡扣件11用螺丝钉17在孔12位置固定于墙面18上,然后再将踢脚线10垂直于墙面18方向镶嵌入塑料卡扣件11内,通过塑料卡扣件上的13凸榫分别和踢脚线的上沿15凹槽以级下沿16凹槽结合,将踢脚线固定在墙面上,这样的结构会在踢脚线上沿与墙面18会有一条缝隙14,很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卡扣式踢脚线在安装使用过程中不美观和由于传统钉钉踢脚线安装与地板安装工序的颠倒或在日后地板维修时,导致对墙面漆面或墙面墙纸的损坏,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及其组件。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踢脚线分成上下两部分,其中上半部分与塑料卡扣件固定,下半部分踢脚线可以与上半部分踢脚线和塑料卡扣件自由镶入和拆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将踢脚线上半部分稳定固定在塑料卡扣件上并不可拆卸,而下半部分踢脚线可以和上半部分踢脚线自由离合的结构特点,就能实现现在成品油漆地板与踢脚线的正常安装程序,在安装地板前可以先将踢脚线安装好,并将踢脚线上沿与墙面缝隙填补好,做好全部墙面油漆;安装地板时,只需将踢脚线下半部分拆下即可,这样丝毫不会破坏墙面与踢脚线的结合处,另一方面有利于地板的维修,如地板需要拆卸维修时,也只需拆装下半部分踢脚线即可,丝毫不会损伤踢脚线上沿与墙面的结合处。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踢脚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习用踢脚线的塑料卡扣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习用踢脚线及其塑料卡扣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上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下半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的塑料卡扣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及其塑料卡扣件安装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子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上半部分结构示意图,由图4可见,本发明的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上半部分,其结构主要有一条形的上半部分踢脚线20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半部分踢脚线20的背面有一凹槽22,另一侧面端也为凹槽23和凸榫2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下半部分结构示意图,由图5可见,本发明的分体式可拆卸踢脚线下半部分,其结构主要有一条形的下半部分踢脚线21组成,其特征在于,下半部分踢脚线21的一侧面有一凹槽25,另一侧面有下凹槽26;本发明的还有一特征如图6所示,上下两半部分踢脚线均通过塑料卡扣件27与墙面连接,由图6可见,塑料卡扣件27的上端有一带有小凸齿的凸榫28,中部有定位卡29,下端有一弹性定位卡30,塑料卡扣件的表面上还有上下两固定孔31,32。
如图7所示,用螺丝钉33将塑料卡扣件27按要求固定在墙面34上,然后将上半部分踢脚线20侧面端凹槽23斜向卡入塑料卡扣件27中部定位卡29内,再将上半部分踢脚线20的背面凹槽22镶嵌入塑料卡扣件上端带有小凸齿的凸榫28内,接着将下半部分踢脚线21上的上凹槽25斜向卡入上半部踢脚线20上的凸榫24内,再将下半部分踢脚线21的下凹槽26按入塑料卡扣件27下端的弹性定位卡30内。踢脚线全部安装结束后将踢脚线上沿缝隙35填补好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国梁,未经倪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