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功率柴油机与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3148.X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3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锡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锡堃 |
主分类号: | F02B41/00 | 分类号: | F02B41/00;F02G5/02;F01N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1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柴油机 分流 式两泵 两级 涡轮 发动机 联合 循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功率柴油机与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发电厂,为了降低发电成本,一般都采用大功率柴油机或燃气涡轮发动机,作为应急或调峰电机使用。尽管内燃机的发电效率要远远高于煤炭发电效率,但由于内燃机使用燃料的昂贵,一般只能作为应急或调峰使用。如果能够提高内燃机热机效率,如果能够降低内燃机使用燃料的成本,不仅可以降低应急或调峰时的发电成本,甚至还可能改变发电性质。大功率柴油机是世界上所有热机效率最高的一种动力机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已达50%的热效率。大功率中高速柴油机也已达45%的热效率。但即便是世界上最高效率的动力机器,也仍然有一半的能量,甚至是超过一半的能量被白白浪费掉,因此改进的余地仍然是非常之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大功率柴油机与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多台均布的大功率柴油机和一台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组成一台大功率柴油机与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大功率柴油机的排气管与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膨胀室壳体下端相连通,大功率柴油机的水道通过热水干道与和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膨胀室壳体一体制造的壳体换热器相连通,大功率柴油机排放的余热使膨胀室内的气体升温膨胀并转换成高品位机械能输出。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由两级涡轮、两个涡轮轴、两级增压泵轮、导轮和膨胀室壳体组成。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采用大功率柴油机的水道通过热水干道与和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膨胀室壳体一体制造的壳体换热器循环连通;采用排气管以切线方向与膨胀室圆筒壳体连接;在第二级增压泵轮上方设置钟型整流罩和/或在第一级涡轮的下方设置钟型整流罩;将导轮固定安装在两级增压泵轮中间的膨胀室壳体的内壁;在膨胀室壳体上设置绝热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可将大功率柴油机的废热转换成高品位机械能输出。大功率柴油机被冷却液所带走的能量不是太多,冷却水的温度也不是很高,但也有30~50℃的温差,足够达到低品位能量发动机可再利用的目的。大功率柴油机的水道通过热水干道与和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膨胀室壳体一体制造的壳体换热器循环连通,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并节约用水。采用排气管以切线方向与膨胀室圆筒壳体连接,可使废气以切线方向进入膨胀室圆筒壳体并且废气运动方向与增压泵轮的旋转方向一致,有利于涡轮利用废气动能。
大功率柴油机参与发电行业的机组,一般只有一至两万千瓦,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也不会超过十万马力。因此。与蒸汽轮机相比,尤其是与超超临界的蒸汽轮机相比,就要小得多了。所以,用十台八台柴油机与一台低品位涡轮发动机实现联合循环,也不为之过多。
大功率柴油机与新设计的系列涡轮发动机组成的联合循环,共有五种不同结构和组合方式。本发明大功率柴油机与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采用两级增压泵轮可使膨胀室壳体内的气体获得比只用一级增压泵轮更高的压力,从而使得涡轮发动机的功率大大增加。采用两级旋转方向相反的涡轮可使热转换效率大大提高。
由于低品位能量涡轮发动机的工作性质决定,它的机型必定是庞大的,它的功率也必须达到很大值以后才会体现它的经济价值。所以在确保废气能量充足供应的情况下,要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动力或更多的电能,最佳情况不是象风力发电机那样增设更多的机组来完成。而是采用提高单机容量的功率来实现,此种做法可能会更好。因此一种专门应对大功率输出,采用多点均布供能方式的涡轮发动机要比螺壳式单点供能方式的涡轮发动机更胜一筹。此种工作制式,相对来说效率更高,制造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大功率柴油机与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实施例的结构剖示图。
图中1.大功率柴油机,2.分流式两泵两级涡轮发动机,3.第一级涡轮,4.第二级涡轮,5.第一涡轮轴,6.第二涡轮轴,7.第一级增压泵轮,8.导轮,9.第二级增压泵轮,10.膨胀室壳体,11.发电机,12.钟型整流罩,13.进风架,14.排气管,15.水道,16.热水干道,17.壳体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锡堃,未经杨锡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31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氢气压缩机油冷器
- 下一篇:蒸汽轮机与尧式三型涡轮发动机联合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