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跳跃式玩具驱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3176.1 | 申请日: | 200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6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邬娄斌;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 |
主分类号: | A63H29/22 | 分类号: | A63H29/22;A63H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跳跃 玩具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玩具的链条驱动机构,特别是一种跳跃式玩具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跳跃式玩具是一种儿童非常喜欢的仿真玩具,特别是跳蛙玩具,可以模仿青蛙跳跃的运动方式,让人觉得十分有趣。
现有的跳跃式玩具的驱动方式主要采用发条形式,即通过发条驱动玩具后方的弹片使玩具能够上下跃动,然后再根据玩具本身的重心方向决定玩具是向前跳跃还是向后跳跃。如:跳蛙玩具的重心一般设置在跳蛙的头部,因此,当弹片在发条驱动下跳动时青蛙会向前跳跃,产生了与实际动物类似的运动形态。但是,现有的跳跃式玩具的驱动结构和方式却具有如下缺点:
1、采用发条驱动的方式,不但操作比较麻烦(需要在玩之前旋紧发条),而且驱动玩具的时间比较有限;若需要长时间的玩,就需要不断的启动发条。特别是发条是一种容易产生疲损的零件,因此,玩具的使用寿命常常受到影响。
2、玩具往前跳跃还是往后跳跃,完全取决于玩具的重心所在,因此在玩具的设计和装配时比较麻烦。
3、采用发条驱动弹片跳动和重心驱动方向的方式驱动跳跃式玩具,该玩具在跳跃时不一定固定在正前方,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偏斜,这样就容易造成玩具在跳跃过程中翻倒,使玩具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跳跃式玩具驱动机构,主要解决现有跳跃式玩具的发条驱动方式和重心定向方式操作比较复杂,而且在运动中容易倾覆的技术问题,有利于跳跃式玩具的设计制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跳跃式玩具驱动机构,它设置于玩具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一主动齿轮,在主动齿轮一侧设有一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套设一驱动链条;该驱动链条下方啮合设置有二个齿距相同且直径相同的驱动齿轮,其中一个驱动齿轮上具有缺齿部位;该驱动齿轮分别固定在二驱动轮轴上,该驱动轮轴穿设在壳体底端且两侧联接滚轮。
所述的跳跃式玩具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滚轮外围包覆有橡胶缓冲垫。
藉由上述结构使得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产品使用时,该驱动齿轮由驱动链条驱动,当驱动齿轮的缺齿部位转到驱动链条处时,驱动齿轮就产生了速度差,这样就会产生跳跃动作,然后缺齿部位后的锯齿再与驱动链条啮合,二驱动齿轮的速度再次保持一致。而在跳跃的过程中,由于后滚轮的导向作用,可确保产品往前方直线跳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驱动电机;
11-驱动轴;
21-主动齿轮;
22-从动齿轮;
3-驱动链条;
41、42-驱动齿轮;
411-缺齿部位;
51、52-驱动轮轴;
61、6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它是本发明一种跳跃式玩具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设置于玩具的壳体内,包括一驱动电机1,该驱动电机1的驱动轴11上设有一主动齿轮21,在主动齿轮21一侧设有一从动齿轮22,主动齿轮21和从动齿轮22上套设一驱动链条3;该驱动链条3下方啮合设置有二个齿距相同且直径相同的驱动齿轮41、42,其中一个驱动齿轮41上具有缺齿部位411;该驱动齿轮41、42分别固定在二驱动轮轴51、52上,该驱动轮轴51、52穿设在壳体底端且两侧联接滚轮61、62。
使用时,该驱动齿轮41、42由驱动链条3驱动,当驱动齿轮41的缺齿部位411转到驱动链条处时,驱动齿轮41、42就产生了速度差,这样就会产生跳跃动作,然后缺齿部位411后的锯齿再与驱动链条3啮合,二驱动齿轮41、42的速度再次保持一致。而在跳跃的过程中,由于后滚轮62的导向作用,可确保产品往前方直线跳跃。
另外,为了减少跳跃震动对内部零部件的位置产生影响或损坏,该滚轮61、62外围包覆有橡胶缓冲垫。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未经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3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