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剩余强度和剩余寿命的快速、无损预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33604.0 申请日: 2008-02-15
公开(公告)号: CN101231222A 公开(公告)日: 2008-07-30
发明(设计)人: 卢曦;郑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00 分类号: G01N3/00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宝根
地址: 200093***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剩余 强度 寿命 快速 无损 预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剩余强度和剩余寿命的快速、无损预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表面硬度的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的快速、无损预测方法,适用领域为抗拉强度在200MPa到2300MPa之间,包括表面经过工艺强化处理、未经过工艺强化处理的钢铁材料或零部件的强化、损伤以及随机载荷谱中的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的快速、无损预测。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于钢铁材料或零件的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预测已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多种预测钢铁材料或零件的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的方法。但现有的方法不考虑使用过程中疲劳极限以下的小载荷的强化,只考虑载荷造成的损伤,而且大都把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的预测分离。

疲劳极限以下小载荷对强度(包括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强化现象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内外对小载荷强化现象的研究也一直在不断的深入和扩展,研究对象涉及到标准材料试样、具体零部件(包括经过表面工艺强化的零部件)。

常规机器零部件(特别是汽车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载荷大部分是疲劳极限以下的小载荷,裂纹萌生前(汽车工程上,一般不考虑结构的裂纹扩展),低于疲劳极限的部分小载荷具有强化作用。零部件的强度和疲劳寿命会因小载荷的强化而提高和延长。如还按照传统的疲劳理论,不考虑小载荷的强化,则零部件的剩余强度和剩余寿命的预测往往是偏于安全的。

根据剩余强度进行剩余疲劳寿命的预测,充分考虑到了使用过程中强化的变化特征,使剩余疲劳寿命预测更加科学和准确。因此,考虑小载荷强化或损伤的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预测比传统的方法更合理,而且通过表面硬度变化进行预测是一种简单、快速、无损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应用在汽车回收行业的重要退役零部件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的评价以及二手汽车重要零件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的快速、无损和现场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使用过程中强化的变化特征,使剩余疲劳寿命预测更加科学和准确,提供一种基于表面硬度的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的快速、无损预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的快速、无损预测方法,其特点是,所述方法的步骤为:

1.测量材料或零件的应力-寿命曲线,即S-N曲线;

2.建立材料或零件在强化、损伤以及考虑小载荷强化的随机载荷谱下表面硬度与剩余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3.材料或零件使用过程中表面硬度测量,根据材料或零件表面硬度与剩余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材料或零件剩余强度的快速、无损预测;

4.利用预测的剩余强度和材料或零件的应力--寿命曲线,即S-N曲线,可以对材料或零件在不同载荷谱下进行剩余疲劳寿命的快速、无损预测。

这种方法将传统的疲劳损伤理论和小载荷强化理论相结合,在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预测中考虑到小载荷的强化,而不是仅考虑载荷的损伤。利用这种方法,只要建立材料或零件在强化、损伤以及含有强化的损伤过程中的表面硬度变化与其剩余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表面硬度测量实现材料或零件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的快速、无损预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以20号钢材料试样的恒幅强化载荷谱为例,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的快速、无损预测方法如下:

剩余强度和剩余疲劳寿命的快速、无损预测步骤为:

(1)测量材料的应力-寿命曲线,即S-N曲线;

(2)测量材料在不同的强化过程中表面硬度变化和剩余强度,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并建立材料或零件在强化、损伤以及含有小载荷强化随机载荷中表面硬度变化与剩余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3)不同强化次数下表面硬度测量,根据得到材料或零件的表面硬度变化与剩余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剩余强度的快速、无损预测;

(4)利用预测的剩余强度和应力-寿命曲线,可以进行不同载荷下的剩余疲劳寿命的快速、无损预测。

2、具体实例

(1)、应力-寿命曲线测量

材料试验在多级应力下的疲劳试验结果如表1。

表1材料的疲劳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3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