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益控制转炉煤气最大发生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3750.3 | 申请日: | 200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0 | 分类号: | C21C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成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转炉 煤气 最大 发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益控制转炉煤气最大发生量的方法,属于钢铁企业转炉煤气发生与回收综合利用的领域。
背景技术
转炉依靠铁水中C、Si、Mn、P等元素的氧化反应放热,完成冶炼过程,并生成大量高温烟气,铁水中的C和吹入的氧气反应,会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CO。因此,这种烟气可作为燃料来回收利用,冶金行业,将这种烟气称为转炉煤气。
目前,转炉煤气回收有两种回收工艺,一为湿法回收,二为干法回收,湿法回收和干法回收的区别在于:去除烟气中灰尘的方式不一样,干法用干式电除尘器,湿法用第一级文氏管和第二级文氏管,同时还要在转炉气柜后面增设电除尘器(EP)。
图1所示的是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转炉11产生的烟气经汽化冷却烟道12进入蒸汽冷却器13,然后由干式电除尘器14去除烟气中灰尘,净化的烟气通过风机15经换向站16后到煤气冷却塔18,然后进入转炉气柜19储存,不满足回收条件的烟气通过换向站16到放散塔17排放。
如果是湿法回收,只要将图1中的干式电除尘器14改用第一级文氏管和第二级文氏管,同时还要在转炉气柜19后面增设电除尘器,
在中国专利《一种转炉煤气回收的方法》(专利号:02154179.5)中记载的转炉煤气回收方法是采取引风机恒速或炉口采用微负压控制的方式使空气吸入系数α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所回收煤气的单位发热量值。但该专利只是给出操作步骤中的要领:当开始对转炉进行吹氧冶炼时,首先将裙罩与转炉炉口进行密闭接触,并同时控制风机转速在额定转速的78~82%范围内运行,在此转速下运行1.5~2.5分钟;然后提升风机转速到额定值,即到达最大转速:在转炉吹氧结束前1.5~2.5分钟时,降低风机转速到额定转速的78~82%范围内运行,同时将裙罩提升到最高点;吹氧结束后,进一步降低风机转速到额定转速的58~62%内运行。
该专利不尽完善,对于在优化空气吸入系数α后煤气发生量的量化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此外,在提高转炉煤气回收方面,不仅与对空气吸入系数α进行有效控制有关,还有许多技术需要完善,实际上不同的转炉,操作控制的每一步方法及时间都会有所不同,还是需要操作人员靠经验摸索。
提高转炉煤气回收,除了控制空气吸入系数α以外,还与转炉中的原料条件(铁水比、铁水温度、钢水含碳量、铁水温度、钢水温度、供氧强度等)的因素有关,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煤气回收曲线的变化,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以优化煤气回收曲线,实现煤气发生量增加,在上述的的专利中均未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精益控制影响转炉煤气回收曲线形状的原料条件,实现转炉煤气发生量增大,并能对煤气发生量进行量化计算的一种精益控制转炉煤气最大发生量的方法。本发明是采用对影响转炉煤气回收曲线形状的主要原料条件(铁水含碳量、铁水比、供氧强度、钢水含碳量、铁水温度、钢水温度)进行精益控制,改变转炉煤气回收曲线,实现转炉煤气发生量最大的一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精益控制转炉煤气最大发生量的方法,是一种精益控制转炉煤气回收曲线的形状使转炉煤气发生量达到最大的方法,所述转炉煤气回收曲线是指转炉煤气回收的比率与吹炼时间的关系曲线,转炉煤气回收曲线分三个时期,吹炼前期、吹炼中期、吹炼末期。在吹炼前期、吹炼末期的一氧化碳浓度上升、下降曲线是近似倾斜的直线,倾斜角分别为α1、-α2,倾斜率分别为k1=tgα1、k2=|-tgα2|,吹炼中期为近似于衡量的平稳期的直线,所述转炉煤气回收曲线的积分面积的大小表示转炉煤气发生量的大小,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益控制转炉煤气回收曲线的形状是指采用精益控制转炉中的原料条件的方法增大转炉煤气回收曲线的积分面积,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条件1,减少所述煤气回收曲线的吹炼前期从吹炼开始至煤气浓度到达转炉煤气回收条件的时间Δt2;
条件2,减少所述煤气回收曲线的吹炼末期从煤气浓度不满足回收条件到吹炼结束的时间Δt4;
条件3,增加所述倾斜率k1;
条件4,增加所述倾斜率k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3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