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的改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4113.8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显久;李谦;刘静;崔晓阳;李强;林根文;周国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3/00 | 分类号: | C22F3/00;C22F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a mg ni 系贮氢 电极 合金 改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的改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贮氢电极合金的磁热处理改性方法,属于金属功能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立法禁止使用污染环境的Ni-Cd电池,这为能量密度高、耐过充、无污染的Ni/MH电池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目前已经商业化的稀土系AB5型CaCu5结构电极合金由于放电容量较低,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随着石油资源价格的逐渐攀升,开发价格低,容量高,寿命长的电极合金显得越来越迫切。
近来,一种新的R-Mg-Ni基(R是稀土或Ca)AB3型电极合金由于成本低,容量高,有望成为满足市场要求的新一代电极合金。Kadir等研究认为该类合金具有PuNi3型结构。Kohno等发现La5Mg2Ni23型电极合金La0.7Mg0.3Ni2.8Co0.5具有最大的放电容量,可以达到410mAh/g,但仅在30次充放循环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Pan等系统深入的研究了La0.7Mg0.3(Ni8.5Co0.15)x(x=3.15-3.8)体系合金,发现最大放电容量可以达到398.4mAh/g,经过50次循环后合金的容量保持率为52.71%,循环性能却有待提高。
热处理使贮氢合金化学成分更均匀,降低晶格应力,增加贮氢合金电极的有效导电比表面积,降低电极表面的电荷转移电阻,使贮氢电极合金的平衡压降低,循环性能更稳定,从而改善贮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磁场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场,在贮氢合金制备和处理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Varin等人利用磁场改变球磨过程中磨球的能量,制备出了性能较好的镁基储氢合金。Li等人在磁场条件下运用氢化燃烧法成功合成了Mg2FeH6,该合金在1000s内吸氢量可达6.75wt.%。Pan及马建新等对AB5型合金La0.9Sm0.1Ni2.0Co3.0进行了磁处理,研究发现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从热处理的198.5mAh/g增加到磁处理的225.6mAh/g,最大放电容量磁处理比热处理提高了13.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的改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一种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La-Mg-Ni合金按照化学计量比配料,然后在真空悬浮熔炼炉中熔炼;
2)将熔炼好的合金置于不锈钢坩锅中,再将坩埚置于反应釜中,抽真空到5.0×10-3Pa;将反应釜放入加热炉内,并一同置入磁感应强度为0.5~6T的强磁场中;
3)将加热炉以5~10℃/min的速度升温到800~900℃,保温1~4h,随炉缓冷至200℃以下;
4)将反应釜和加热炉从强磁场中取出,待炉温接近室温时,打开反应釜,取出坩埚,即可得到磁热处理过的La-Mg-Ni系贮氢电极合金。
上述的强磁场为稳恒强磁场。
采用本发明磁热处理的La-Mg-Ni贮氢系电极合金,尤其是在850℃ 1T磁感应强度下处理的La-Mg-Ni合金放电容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放电平台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贮氢电极合金的磁热处理改性方法,将为改善其他贮氢电极合金的综合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本发明方法与现有贮氢电极合金热处理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合金在处理过程中耗时短(1~4h),较常规的热处理的时间(一般8~12h)短;
2)贮氢电极合金经过磁热处理后,其放电容量得到了提高,放电曲线更加平坦。
本发明方法的设备主要组成为:提供稳恒强磁场发生源(超导强磁体)、一组控温系统(由在磁场下输出直流的整流箱和一个智能控温箱),一个密闭隔绝空气的高压反应釜。本发明方法处理的La-Mg-Ni系合金具有容量高、放电平台性能和放电稳定性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强磁场发生装置及处理样品于磁场中的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4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