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百合脱毒快繁培养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4180.X | 申请日: | 200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3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学孟;陈丽;张承妹;章振华;陈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光兆植物速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C12N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80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 百合 脱毒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百合脱毒快繁培养基,尤其是一种针对宜兴百合有极高脱毒效率和快速繁殖效率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百合病毒病分布广,危害大,是食用百合生产和鲜切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百合引种数量和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以及不规范的种球自繁自用,病毒病开始在我国各百合种植区流行,一般发病率在40~50%,二代种球的带毒率在90%以上。百合感染病毒后,终身带毒,长期受害,破坏植株正常的生理机能,主要表现为生长势下降,黄化、花叶等病毒症状;通过蚜虫等昆虫介体传播,扩大了病毒的危害范围;由于病毒危害,使食用百合产量下降,品质变劣,观赏百合的商品花降级;病毒尚难以用化学药剂或生物制剂进行直接有效防治。因此,防止百合感染病毒病的应对策略是采用脱毒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隔离繁殖、生产健康种球,并在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病毒检测。
百合品种繁多,根据用途可分为药用百合、食用百合和观赏百合。国内外对百合组培脱毒进行的系列研究表明,获得脱毒苗的方法主要有茎尖培养、珠芽培养、化学处理和热处理等。对观赏型百合的脱毒方法,公开号CN1903019为一种百合组织培养诱导成芽的培养基,具体为MS+0.5mg/L+0.5mg/L NAA。但是观赏百合与食用百合由于其品种特征差别炯异,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也会不同。
食用百合作为保健药用特种蔬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生产和消费量逐年递增。宜兴百合、兰州百合、龙牙百合是为三大食用百合,其中又以宜兴百合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其有味苦而甘的特殊风味,鳞茎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质等营养成份,并有补中益气、理脾健胃、宁心安神等多种药用功能,被称为补品药百合,历史上就享有“太湖之参”的美称。常用于与银耳、绿豆、苡米、莲心等制作清热甜品等。常规百合繁殖方法为小鳞茎繁殖,繁殖系数低,易感染病毒,影响其经济价值。安徽霍山县农民在宜兴百合种植过程中由于病毒感染产量下降,栽培面积达几万亩的种球需要更换为脱毒的优良种球。
江苏农业学报,2001,17(1):49~51公开了一种宜兴百合脱毒技术,其培养方式为在培养基MS+0.01mg/L BA+0.01mg/L NAA中诱导,再转入增殖培养基MS+0.2mg/L BA+0.5mg/L NAA进行增殖。该实验结果表明,茎尖大小决定了脱毒率,小于0.3mm的茎尖全部不能培养成活,没有成活率,百合的脱毒便显得没有意义。换句话说,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但同时成活率也越低,理论上的高成活、高脱毒的理想组培可以说是两者难能兼得。因此常规的脱毒快繁选取的茎尖一般定在0.3mm左右。但脱毒率依然不甚理想,离100%的理想脱毒率相去甚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食用百合脱毒快繁培养基,其是针对不同培养阶段,提供能使较小的茎尖获得较高的成活率,而且脱毒成功率高的配方组合体系。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百合脱毒快繁培养基,包括启动培养基、继代壮苗培养基、诱导再生鳞球和生根培养基、诱导丛生芽培养基,其中,所述的启动培养基为MS+6BA 0.5~2.5mg/L+NAA 0.1~0.5mg/L。
本发明经研究发现,茎尖大小决定了脱毒率,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但却存在成活率很低的弊端,因此,经过大量试验研究确立了0.1~0.2mm大小的茎尖启动培养基,通过组培成活率可达58.9%,而成活植株的病毒检测无毒率更是高达100%,即脱毒成功率达58.9%,比报导中的成功率仅为5~10%高出5至10倍。另外该培养基可进行鳞片诱导不定芽培养,加快了百合的快速繁殖速度,提高了百合的产量和质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的继代壮苗培养基为MS+6BA 0~2.5mg/L+NAA 0.1~0.5mg/L。
所述的诱导再生鳞球和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1.0mg/L+NAA 0~0.5mg/L。
所述的诱导丛生芽培养基为MS+6BA 0.5~2.5mg/L+NAA0.1~0.5m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开发了能够供仅有0.1~0.2mm大小的百合茎尖成活的启动培养基,将成活率提高到58.9%,病毒检测无病毒率高达100%,且通过与继代壮苗培养基、诱导鳞球和生根培养基、诱导丛生芽培养基等的配合使用,可进行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进行大面积种植,在无病毒且高成活率的同时实现百合的快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光兆植物速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光兆植物速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4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物及封闭和打开包装物的方法
- 下一篇:氢生成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