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芯片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短消息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4818.X | 申请日: | 200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7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熊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闻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M1/247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314006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双卡双待 移动 终端 短消息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芯片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短消息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越来越普及,很多用户同时拥有1个以上的手机号码,对应1个以上的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SIM卡)。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选用1个以上的手机分别与各个SIM卡配合使用,但这样就需随身携带多个手机,非常麻烦。于是,单芯片双卡双待手机应运而生。
单芯片双卡双待手机可以同时装设两个SIM卡,即用一个手机实现两个手机的功能。使用时,该单芯片双卡双待手机可以仅激活两张SIM卡中任一张SIM卡,也可以同时激活两张SIM卡,实现双卡双待机,更便于用户使用。
单芯片双卡双待手机有四种不同的待机模式,由于两个SIM卡均不激活时短消息模块不对用户开放,故,如何在其他三种待机模式下对其短消息进行管理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单芯片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短消息管理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用户待机模式设置以及两个用户识别卡的使能状态来实现该移动终端的短消息管理,便于该单芯片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芯片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短消息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移动终端的短消息管理模块从存储模块中读取预先设定的待机模式;
(2)判断所读取的待机模式是单卡待机模式还是双卡双待模式,若是单卡待机模式,则进入步骤(3);若是双卡双待模式,则进入步骤(4);
(3)对单一用户识别卡进行短消息操作;
(4)判断两个用户识别卡是否处于使能状态,并对处于使能状态的用户识别卡进行短消息操作。
所述短消息操作为短消息初始化,所述步骤(3)在对单一用户识别卡进行该短消息操作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该用户识别卡是否处于使能状态,若该用户识别卡处于使能状态,则对其进行该短消息操作,否则退出该短消息操作。
所述短消息操作为短消息初始化,所述步骤(4)包括:
判断所述两个用户识别卡是否处于使能状态;
若所述两个用户识别卡均处于使能状态,则分别对该两个用户识别卡进行所述短消息操作;
若仅有一个用户识别卡处于使能状态,则仅对该处于使能状态的用户识别卡进行所述短消息操作;
否则,退出所述短消息操作。
在所述步骤(1)之前进一步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开机后处于待机状态。
所述步骤(4)也可包括:
判断所述两个用户识别卡是否处于使能状态;
若仅有一个用户识别卡处于使能状态,则仅对该使能的用户识别卡进行所述短消息操作;
若所述两个用户识别卡均处于使能状态,则分别对该两个用户识别卡进行所述短消息操作。
所述短消息操作为短消息列表显示、短消息删除、短消息设置或短消息容量查询。
所述短消息操作为短消息发送,所述步骤(4)包括:
判断所述两个用户识别卡是否处于使能状态;
若仅有一个用户识别卡处于使能状态,则采用该处于使能状态的用户识别卡进行所述短消息操作;
若所述两个用户识别卡均处于使能状态,则选择其中一个用户识别卡进行所述短消息操作。
所述短消息操作为短消息发送并将短消息保存。
所述短消息管理模块采用两种不同的标记分别标识隶属于所述两个用户识别卡的短消息。
本发明通过对预先设定并保存于单芯片双卡双待移动终端存储模块的待机模式以及插设于该移动终端的两个用户识别卡的使能状态的综合判断,对该两个用户识别卡进行短消息初始化以及待机模式下的短消息管理,也就是,根据不同的用户待机模式设置以及两个用户识别卡的使能状态来实现该移动终端的短消息管理,从而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单芯片双卡双待移动终端的使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工作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工作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工作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闻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闻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4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片面对面堆叠封装构造
- 下一篇: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