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上基坑支撑围檩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35787.X 申请日: 2008-04-09
公开(公告)号: CN101289862A 公开(公告)日: 2008-10-22
发明(设计)人: 钟梅华;汤涛;孙伟明;朱九仪;张文渊;徐桂强;黎亚舟;张敏赢;章剑果;施军;刘明权;姚娟强;包益平;杨东;金卫林;朱立新;陈月娇 申请(专利权)人: 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D17/04 分类号: E02D17/04;B63C1/08
代理公司: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宋羽
地址: 200122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上 基坑 支撑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基坑的支护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水上基坑支撑围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上基坑支撑围檩的施工通常包括水上基坑施工平面布置,砼圈梁、支撑施工和钢支撑施工等工艺。水上基坑是独立于临时围堤外的水域,为了基坑内各道工序的施工,施工通道原考虑从临时围堤处筑土堤至坞口,但筑土堤时间较慢,且该处处于水位变动区,水流对土堤的冲刷较大,虽有护坡等措施,但仍免不了繁琐的维护工作,对土堤的稳定不利;在土堤筑完后,土堤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水域,对坞口围堰的稳定也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施工方法上的缺陷,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水上基坑支撑围檩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水上基坑支撑围檩的施工也包括水上基坑施工平面布置,砼圈梁、支撑施工和钢支撑施工工艺。

本发明水上基坑施工平面布置中施工通道是在利用已打完的部分吊车道桩基作为基础,根据当地水位以及栈桥使用情况,采用搭设临时栈桥的方式将基坑与陆域相连接,共布置了三座栈桥,分别位于建设船坞的上、中、下游。基坑内部在在第一道支撑平面内设置水平通道,两侧布置安全栏杆,通道下铺设安全网;在坞口上下游相邻两层支撑间设置竖向上下扶梯,形成贯通整个坞口的施工通道。

在水上基坑支撑施工、取土、坞口结构施工中由于有大量的材料需要起吊,采用基坑上部布置塔吊和基坑外布置起重船相结合的方式,以塔吊为主。两座基坑各布置二台固定式塔吊,4台塔吊在一直线上,按高→低→高→低搭配塔吊高度,确保大臂高低错开,其有效覆盖范围包括几乎两个坞口围护区域。塔吊布置坞口立柱桩及第一砼支撑节点上。

其中水上基坑高压旋喷桩通过搭设作业平台的方式进行施工,钻孔机和旋喷机布置于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上搭建的活动平台上,活动平台用[25槽钢搁置在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上,槽钢上面铺设7cm木板,作业平台分段铺设,完成一段后移到下一段重复利用。

本发明水上基坑支撑围檩的施工中对于砼圈梁、支撑施工和钢支撑施工工艺中将第一道砼支撑主撑、角撑,联系撑断面与砼圈梁连成一体。支撑布置采用南北向对撑加角撑的方案,并且每隔30m左右设置一个平面桁架。在钢板桩顶,下层为导墙,上部为防浪墙。圈梁围成一矩形,将钢板桩连成一体,导墙顶部为钢筋砼防浪墙。第一道砼支撑从上游向下进行施工,平面上划分为三段,底模一次性投入,侧模分三段周转使用。

其中圈梁施工工艺的步骤包括:

a、在钢板外侧面由测量工测放出+3.2m高程,即圈梁底标高。

b、由木工配合,电焊工将预先制作好的角铁三角架固定在钢板桩侧面。

c、在角铁三角架上搁置槽钢[16和10cm×5cm的木方。

d、在木方上铺设木底板。

f、在PU16和PU32之间的填砂顶面浇注5cm厚素砼垫层,至此圈梁的底板完成。

g、绑扎圈梁钢筋。

h、安装圈梁侧模。

i、浇注砼。

在本发明中将圈梁围成一个矩形空间,为抵抗水上压力,圈梁之间宽度方向设钢筋砼支撑,断面800×800;长度方向设钢筋砼联系撑,断面600×800,支撑在导梁处增加两道斜向琵琶撑。砼支撑施工方法的步骤包括:

a、测量人员在立柱上划出砼支撑底标高+3.25m。

b、在钢立柱上焊装钢牛腿,在PU32钢板桩上焊装钢牛腿。

c、在钢牛腿之上安装工字钢I27a、或者36#槽钢。

d、在工字钢I27a、36#槽钢之上安放10cm×10cm木方,铺3cm厚木板。

底模完成后,钢筋模板及砼施工与圈梁相类似。

本发明水上基坑支撑围檩的施工中钢支撑施工工艺包括构件制作和构件安装,其中构件制作分别为钢围檩制作和钢支撑制作。根据起吊能力,尽量提高H型钢安放进度,钢围檩预先制作成12~15m分段,每个单体由上、下两根H型钢组合而成,并且上、下两根H型钢端部错位,错位距离为300mm,在钢围檩H型钢组合时,外侧靠板桩侧要求装配连接板,内侧连接板可预装几块,但不一定全部装备,待安装定位后,再补贴连接板。钢围檩制作完成后,第一道、第二道钢支撑件直接加工成双榀H型钢组合件,第三、四道钢支撑可用H型钢12m/根的长度,直接从上层间隔空间档吊入,部分为14.6m/根长度,在安装时再组合成“H”形。

装配妥当后,构件安装从中间往两边,从上至下,从围檩到支撑安装,安装步骤包括:a、第一、第二道钢支撑的安装在低水位(低于+2.5m)时开始安装。

b、在钢立柱及钢板桩上焊接临时支撑及围檩的牛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三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57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