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S1酶切割单链核酸特性的RNA定量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5831.7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0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董德贤;周科军;李荣秀;陈德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s1 切割 核酸 特性 rna 定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检测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S1酶切割单链核酸特性的RNA定量检测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展一种能够快速、灵敏、可靠基因检测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的Northern杂交和狭缝杂交需要太长的时间,同时操作十分复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因芯片技术,尽管能够高通量的检测基因表达,但是是一种成本很高的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它需要纯化质量非常高的RNA,不然会抑制后续的反转录和PCR反应。三明治杂交技术检测快速,甚至无需核酸纯化,在检测的特异性方面有所欠缺。
S1酶是一种从米曲霉Asperillus oryzae分离出来的单链特异性核酸内切酶,分子量为32KD,在低pH值环境(pH值4~4.5)作用,需Zn2+参加。热稳定性好,在底物存在的条件下,65-70℃还有活性。一般仅作用于单链DNA或RNA,或双链核酸中的单链区,产生带5′-磷酸的单核苷酸或寡核苷酸。具有高度的单链切割特异性,广泛用于SNP(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0352937C,发明名称:对藻类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该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rRNA的S1酶保护分析探针和夹心杂交技术,用来检测海洋藻类的种类和数量,但是该方法所用到的夹心杂交技术步骤比较繁琐,而且所采用的探针数量多,增加了检测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S1酶切割单链核酸特性的RNA定量检测方法,使其利用S1酶的单链切割特性,开发了一种无需RNA纯化,具有高度特异性的RNA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捕获探针固定:将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捕获探针固定于预先包被有链亲和素的酶标板上。此一步骤的关键是固定的捕获探针的量要适中,太少的探针会导致检测信号太小,监测范围减小;太多的捕获探针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同时捕获探针之间会有一定程度的结合,对检测不利。本发明固定的捕获探针的浓度在5nM-50nM。
捕获探针与信号探针是一对互补探针,其长度在于35nt-45nt。探针长度增加会延长杂交时间,探针长度太短不能保证足够的特异性。信号探针与目标RNA的某一特定区域互补。信号探针和捕获探针的5’或3’端带有标记物,常用的标记物有(但不限于):地高辛、生物素、荧光素等。
第二步:细胞破碎和胞内RNA的释放:本发明采用超声破碎法。由于在细胞破碎的过程中,会引起内源RNA酶的释放,需要抑制这些酶的活性,同时又不能引起后续S1酶活性的丧失。故在裂解杂交液中加入了甲酰胺,用于变性RNA酶,同时在裂解液中还加入了酵母tRNA,双重保护目标RNA不被降解。
本发明使用的裂解杂交液,其组成成分是80%甲酰胺(体积比),400mM的NaCl(氯化钠),5mM的Na2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的SDS(十二烷基磺酸钠)以及0.5%的酵母tRNA。加入的甲酰胺能使RNA酶失活,加入的酵母tRNA能进一步保护目标RNA不被降解,加入的Na2EDTA能结合体系中的重金属离子,加入的NaCl和SDS有利于信号探针与目标RNA的杂交。
所述的裂解杂交液是指菌体超声破碎和信号探针与目标RNA杂交的溶液环境。
第三步:信号探针与目标RNA杂交:取超声破碎后的裂解杂交液,加入信号探针,变性后杂交。
所述变性后杂交,是指在94℃变性5min后杂交。
第四步:S1酶消化多余探针:杂交完成后,加入S1酶消化液。由于杂交的环境不适合S1酶消化,需要对S1酶消化液进行优化,使得S1酶消化液加入体系后,溶液体系适合S1酶的消化。由于S1酶切割单链核酸的特性,S1酶能将体系中的游离信号探针、RNA以及RNA/信号探针杂交体的单链部分切割,剩下与目标RNA完全杂交的目标RNA/信号探针杂交体。
所述的S1酶消化液,是指含有S1酶的,加入到杂交后的溶液中消化游离信号探针、RNA以及RNA/信号探针杂交体的单链部分,是本发明的关键。优化后的S1酶消化液组成如下:2U/μl的S1酶,25mM的ZnSO4,50mM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5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