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酵多杀菌素产生菌的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6121.6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安;韩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9/6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雁漪;谢燕军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杀菌 产生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多杀菌素产生 菌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多杀菌素(Spinosad)是1982年美国礼莱公司科研人员从维尔京群岛土 壤中分离的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液中提取得到的一 种新颖的大环内酯类超高效生物源杀虫剂。由美国陶氏农业科学公司生产, 于1999年在我国注册商品名为催杀(Tracer 48%悬浮液)和菜喜(Succes s 2.5%悬浮液),分别应用于小菜蛾和棉铃虫等的防治。其有效成份为Sp inosyn A和D,其中A和D比例分别为85%和15%。多杀菌素主要应用于 对棉铃虫、烟青虫、小菜蛾、果蝇、甜菜夜蛾、蓟马等的防治,适用于棉 花、茶、蔬菜和苹果、梨、桃等落叶果树。到1999年多杀菌素已经在24 个国家、100多种作物上进行了注册登记。
由于多杀菌素的毒性低,阳光下易分解,使用悬浮液不同pH对其活力 不受影响,经美国环保局(Enviro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测定该药剂不 滞留于环境中,为低毒、高效的生物杀虫剂。
多杀菌素因其具有降解完全,对害虫高效,对哺乳动物、鸟类、鱼类 甚至大多数益虫具有宽广的安全界限等优点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 挑战奖”。多杀菌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选择毒性比远高于其他常用农药, 比阿维菌素大300-400倍。
美国专利US5362634公开了一种多杀菌素产生菌发酵用培养基,其中供 试菌株为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NRRL 18395,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 及含量为:葡萄糖4%、植物蛋白(部分酶水解)1.5-3%、棉籽粉1.0%、CaCO30.3%、大豆油1.0%、加自来水至1升。该培养基的发酵单位为59.3mg/L。 鉴于此发酵配方的发酵单位偏低,因此不利于产业化。
国内对多杀菌素的研究尚处于试验阶段。与其它农抗产生菌一样,环 境条件是影响多杀菌素产生菌的产素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一种 高效、价格低廉的发酵培养基是解决多杀菌素产业化问题的一个技术关键。 在现有的技术中,多杀菌素的发酵培养基效果不佳,发酵单位偏低,不能 满足产业化的需要,并且存在原料成本较高和来源有限等问题,并在发酵 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消除泡沫,发酵液中常含有没有被利用完全的多糖从 而导致发酵液粘稠不利用后续提取步骤的进行。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多 杀菌素产业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培养基优化实验,提供一种有利于 产生多杀菌素(发酵单位提高)的发酵培养基。利用本发明的发酵培养基, 可使多杀菌素产生菌在原有发酵水平基础上最高提高19倍,有利于国内多 杀菌素的产业化。
本发明中,%比为重量百分比;
术语“速效碳源”指葡萄糖、果糖、甘露醇。
术语“迟效碳源”指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糊精、可溶性淀粉。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NRRL 18395为菌种,发酵 多杀菌素产生菌的培养基,其组分及含量为:碳源5.0~9.0%、氮源3.0~ 6.0%、植物油0.2~2.5%、氨基酸0.1~0.5%、CaCO3 0.1~1.0%和水81.0~ 91.6%。
其中,所述的碳源可以选自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甘露醇、 乳糖、淀粉、糊精、可溶性淀粉或其组合;优选为葡萄糖,其含量优选为 8.0%。
所述的氮源可以选自全脂奶粉、鱼粉蛋白胨、花生粕粉、玉米浆、棉 籽粉、花生饼粉或其组合;优选为棉籽粉和鱼粉蛋白胨,且所述棉籽粉∶鱼 粉蛋白胨的重量比为2~4∶0~2,优选为3∶2。
所述的植物油可以选自大豆油、棉籽游、玉米油、葵花油或其组合; 优选为葵花油,其含量优选为2.0%。
所述氨基酸可以选自谷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亮氨酸或其 组合;优选为赖氨酸,其含量优选为0.1%。
所述水可以选自自来水或蒸馏水,优选为自来水。
本发明最优选的培养基的组分及含量为:葡萄糖8.0%、棉籽粉3.0%、 鱼粉蛋白胨2.0%、葵花油2.0%、赖氨酸0.1%、CaCO3 0.5%、和自来水1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出水口的家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真空热隔离膜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