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局部梯度孔隙结构人工关节假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6140.9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王成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30 | 分类号: | A61F2/30;A61L27/06;C22C14/00;B22F9/00;B22F3/00;B23K2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梯度 孔隙 结构 人工 节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骨科内植物假体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局部梯度孔隙结构人工关节假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因创伤或疾病导致的关节损伤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人工关节的力学和生物学性能是影响其临床修复关节损伤效果的关键要素。由不锈钢、钛及其合金等金属材料制造的关节假体通常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植入人体后,能够满足患者日常行为活动过程中受力的要求。虽然钛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种钛及其合金材料的假体在生物学性能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缺陷,如:大块金属假体不能与人体软硬组织很好的长合。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假体的局部被尝试着制作成了多孔结构,以便为人体细胞、组织的长入提供空间,促进新生组织与假体的长合,实现生物固定。
等离子喷涂技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在假体表面的局部制备多孔结构的方法。这一技术是采用等离子弧作为热源,将金属材料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并以高速喷向经过预处理的工件表面而形成附着牢固的表面层的方法,属于高温热处理技术。在向假体表面喷涂金属粉末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的作用,假体本身的力学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假体力学性能的降低,置换到人体后容易发生断裂。因此,在不降低假体本身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构建假体表面局部的孔隙结构,为细胞、组织的长入提供空间,促进新生组织与假体的长合,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申请号:87101194.8,公开号:CN1033559名称:《多孔层烧结面人工关节制造工艺》,该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将球形颗粒直接烧结在假体柄上的一种制造工艺,这种工艺过程中的假体柄同样要受到高温的作用,从而影响假体柄本身的力学性能;全球著名的Zimmer公司开发的多孔结构人工关节假体(www.zimmer.com),是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一种局部多孔结构人工关节假体,假体柄的力学性能会受到高温的影响而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局部梯度孔隙结构人工关节假体及其制备方法,使其克服现有制备人工关节假体表面多孔结构过程中损伤假体本身力学性能的不足,为人体细胞、组织的长入提供空间,促进新生组织与关节假体的长合,实现假体的生物固定。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局部梯度孔隙结构人工关节假体,包括:假体柄、梯度孔隙结构体,梯度孔隙结构体焊接在假体柄的预设部位,形成局部梯度孔隙结构的人工关节假体。
所述梯度孔隙结构体包括:金属钛板、第一金属钛球、第二金属钛球、第三金属钛球。第一金属钛球、第二金属钛球、第三金属钛球尺寸由小到大,并分层次的烧结在金属钛板上,其中尺寸最小的第一金属钛球与金属钛板接触。
所述第一金属钛球,其直径为100-200μm。
所述第二金属钛球,其直径为200-300μm。
所述第三金属钛球,其直径为300-500μm。
所述梯度孔隙结构体,其孔隙率在20-50%。
所述金属钛板是钛及其合金板。
所述金属钛球,是球形钛及其合金粉末。
上述的假体中,假体柄的作用是承载受力,梯度孔隙结构体的作用是为细胞、组织的生长提供空间,实现假体的生物固定。
本发明所述局部梯度孔隙结构人工关节假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一块钛及其合金板上依次铺设三种直径的球形钛及其合金粉末,其中最小直径的球形钛及其合金粉末直接平铺在一块钛及其合金板上,铺1~2层,然后,在最小直径的球形钛及其合金粉末层上铺设中等直径的钛及其合金粉末,铺1~2层,最后在中等直径的钛及其合金粉末层上铺一层直径最大的球形钛及其合金粉末;
所述最小直径的球形钛及其合金粉末,其直径为100~200μm。
所述中等直径的钛及其合金粉末,其直径为200-300μm。
所述直径最大的球形钛及其合金粉末,其直径为300~500μm。
所述钛及其合金板,其长30~50mm、宽20~30mm、厚度3~5mm。
第二步,将上述铺有球形钛及其合金粉末的钛及其合金板置入真空烧结炉,进行烧结,入炉温度为室温,将炉温升温至1200-1400℃,烧结过程中向铺有球形粉末的钛及其合金板施加压力,保温、保压,其后将炉温炉冷却至室温,获得一种表面梯度孔隙结构的钛及其合金板;
所述烧结炉,其真空度为1×10-3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