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浅水区小型鱼类的综合采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6340.4 | 申请日: | 200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刘鉴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0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浅水 小型 鱼类 综合 采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捕捞采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浅水区小型鱼类综合采样的方法。
背景技术
渔民的捕鱼方法与工具种类繁多,渔民按其捕鱼工具种类将捕鱼方法分为网具类、竹具类、铁器类和其它种类。
网具类的捕鱼方法主要包括丝网、罟网、鲽网、漩网、拦河罾、拖网、地笼等。丝网用尼龙线,聚乙烯线编织成网目大小不同、网具长短不同的捕鱼网具;网的结构主要有三层网和单层网,渔民将丝网有规律的撒在有鱼活动的水域,使鱼在活动中被丝网缠住,然后捕获。罟网是用尼龙线编织成的一种大型捕鱼网具,主要用于河沟和鱼塘的捕捞,渔民将罟网放在河沟、鱼塘的一端,两岸有人拉网,使一端出水捕获。鲽网是尼龙网和毛竹制成的一种捕鱼工具,它的型状如″丫″字型,主要用于小河沟的捕捞,渔民用船将鲽网放河沟的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末端出来后捕获鱼类。漩网是用尼龙线织成的一种捕鱼工具,型状如斗笠,顶部有绳索,底部固定上等量的锡脚,渔民用旋转的手法将网撒出,利用离心力使网张开放入水中,收回时底脚的锡脚自动收拢将鱼捕获。拦河罾是用毛竹或木棒做支架和编织网等制成的一种大型拦河捕鱼工具,网的长度同河的宽度基本相等,网的两端有活动杆和活动绳,利用活动杆和活动绳将网沉入河底或收出水面,鱼顺流而下落入网中,适当时机将网收出水面捕获鱼类。拖网是用网片制成中袋型的一种捕鱼工具,渔民用船在河滩中将拖网放入河底用绳索牵在船头进行拖拉使鱼落入网中而捕获。地笼用铁条或竹片和网片做成的一种捕鱼工具,呈长方形,两边做有若干有倒须的进口。主要用于捕捉螃蟹、黄鳝、甲鱼、草虾等。
竹具类的捕鱼方法主要包括罩、筚封、拦河簖、卡等。罩是用竹片制成的一种捕鱼工具,它的形状成无底无盖圆筒,上面留有活动盖口网,以防在深水中鱼从上盖逃跑,罩一般分大罩、小罩和齿罩。筚封是用竹条制成的一种捕鱼工具,正面有入门,但鱼进入后不易返出;船民通常将有鱼的水域围住后,将鱼赶入筚封而捕获。拦河簖是用竹箔或网箔在河流中横拦,并摆成若干″9″型的一种捕鱼手段,它是鱼的″迷魂阵″。卡是用毛竹制成1-3厘米长,1-3毫米粗,两端尖锐的竹器,将15厘米左右的尼龙线一端扣在其中间,尼龙线的另一端扣在若干长的尼龙线上,此渔民称为″卡″;操作是将竹器弄成″U″字形,在″U″形的开口处套上制作好青芦苇套,放进饵料后撒入水中,鱼吃饵后使青芦苇套(渔民称卡套子)破裂,卡住鱼而获取,卡有大卡、小卡之分。
铁具类的捕鱼方法主要包括叉、钩,滚钩和挂钩等。叉用铁打做齿状的捕鱼工具,叉又分为板叉和灯笼叉。板叉一般5-9个齿,成扇型,它固定在竹杆上,看鱼的行踪叉取。灯笼叉,一般5-9个齿,形似灯笼,有时用无目标的叉鱼。它也作为专业渔民的一种辅助捕鱼工具。钩是鱼钩通过短线悬挂在若干长的长线上的一种取鱼工具,渔民将钩固定荡边的此草上,定时收取,此种取鱼方法近似大规模的固定垂钓。滚钩是将钩挂在绳索上,用人工在河中拉动,以钩住鱼类。挂钩是将钩挂在绳索上,固定的拦在河中,鱼游动时被钩住。
其它的捕鱼方法主要包括放鸬鹚、打窠等。放鸬鹚捕鱼时,渔民持有一条约3米长而两端尖的木船,在鸬鹚囊状体下部扎一根绳,以防鱼被鸬鹚吃入腹中。鸬鹚放入水中,如捕到大鱼,有止嘴尖钩住,及时获取。打窠是在乌鳢产卵季节,用水草在易产卵的地方做成黑鱼窝,待它产卵后护卵时,用鱼叉或罩将它捕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3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瘢痕超声检测系统及其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杀菌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