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板式汽车门锁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6611.6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云龙 |
主分类号: | E05B65/20 | 分类号: | E05B65/20;E05B3/00;E05B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汽车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门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功能齐全、安装方便的汽 车驾驶卡板式汽车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原有使用的门锁外拉手采用的是按钮式结构开启门锁,而且都不具 备防误锁装置,因此,容易产生司乘人员在下车时忘记打开保险,一旦关上车 门后无法进入车内,而且,老式门锁采用圆钢制造的连杆不容易安装,一旦连 杆脱落就无法在车内打开车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10058743.X“汽车门 锁结构”公开了一种由拉持体及钩挂件组成,拉持体主要包括一壳体、底座、 传动组、卷线盘及顶持组,利用汽车门锁结构来将绳索做收、放线动作,以控 制两侧相对位置的上门关闭(上锁)与打开(解锁),近而安装实施于车辆上, 便于将拉持体及钩挂体分别设置钩挂于车内相对的车门内,再将拉持体内的绳 索自由端拉出延伸直到钩排体后,将自由端的扣环钩固定于钩挂体上,完成钩 挂动作。不难看出这样对于上门关闭(上锁)时不具备有防误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齐全、安装方便、外形美观、 连接方式可靠,具备防误锁装置的卡板式汽车门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卡板式汽车门锁,分别由外拉手总成、锁机构总成、内扳手总成、锁 销总成组成,其中外拉手总成安装在车门外侧的门板上、锁机构总成安装在车 门内、内扳手总成装于车门内侧门板上,然后将锁销总成装于车门框内,其特 征在于:所述外拉手总成包括拉手座,拉手座外设置锁芯,外拉手通过外开连 杆活动固定在拉手座上,拉手座装入在锁芯内。
所述锁机构总成装配有锁体底板和卡板,锁体底板和卡板之间安装有缓冲 块组件和缓冲块固定架,所述卡板的中间设置卡板轴,卡板轴垂直延伸到锁体 底板的内部固定连接一块棘轮,在所述锁体底板的内部还固定有一块盖板,卡 板轴穿过盖板外的轴端通过棘轮盖板和棘轮回位簧衬套固定,在所述棘轮回位 簧衬套外套有棘轮回位簧和上端的盖板定位轴相连。所述棘轮的下部设置有棘 爪,棘爪通过棘爪固定轴安装在锁体底板上,在所述棘爪的一端上通过棘爪回 位簧和下端的盖板固定轴相连。
所述锁机构总成的内部还设置有内锁止摇臂,在所述内锁止摇臂的一端上 通过尼龙接头连接内锁止拉索分总成,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内锁止摇臂联动 板的下端上,所述内锁止摇臂联动板的上端连接有内开摇臂联动板轴,内开摇 臂联动板轴上固定有内开摇臂联动板垫圈和压簧,在所述内开摇臂联动板轴上 通过开口销和垫片连接有内开拉索连接轴,内开拉索连接轴的顶端连接内开拉 索分总成。
所述内扳手总成上的内扳手装配在内扳手底板上、在内扳手的下部设置有 内保险按钮用于控制内扳手的锁扣保险。
所述外拉手与锁机构总成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外拉手采用外拉式与 锁机构总成连接,达到开启门锁的目的,在拉手座上安装锁芯,达到开关门锁 的目的。当锁芯旋转至开启保险位置,外拉手能顺利打开车门,锁芯旋转至锁 止保险位置,外拉手即无法打开车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卡板式汽车门锁具有防误锁功能,该锁采用软轴式连接 锁机构总成和内扳手,具有防误锁装置,可防止误锁引起的司乘人员无法打开 车门的情况,而且在不改变原有车门外形的情况下,使门锁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拉手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锁机构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C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内扳手总成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锁销总成示意图;
图中:1-外拉手总成、2-锁机构总成、3-内扳手总成、4-锁销总成、
11-拉手座、12-锁芯、13-外拉手、14-外开连杆、201-锁底板、
202-卡板轴、203-卡板、204-缓冲块、205-缓冲块固定架、
206-盖板、207-棘轮、208-锯齿、209-棘轮盖板、
210-棘轮回位簧衬套、211-棘轮回位簧、212-上端盖板定位轴、
213-棘爪、214-棘爪固定轴、215-棘爪回位簧、216-下端盖板定位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云龙,未经赵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爽凉爽针织内衣或面料的整理方法
- 下一篇:麦克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