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动心轨道岔心轨断轨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6906.3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罗雁云;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23/04 | 分类号: | B61L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树德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心 轨道 岔心轨 断轨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轨道监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动心轨道岔心轨断轨监测装置,实时监测道岔心轨是否发生断裂,判定道岔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背景技术
铁路可动心轨道岔消灭了道岔心轨区的有害空间,使列车通过道岔的平顺性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目前国内外高速铁路、提速道岔所采用的结构都属于可动心轨道岔结构,可动心轨道岔也是高速道岔结构常用型式。目前铁路轨道钢轨,包括道岔轨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钢轨内产生了缺陷,钢轨在使用中会有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对列车运行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及时发现钢轨的断裂并及时报警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基本措施。对于一般轨道线路上,钢轨的断裂监测是通过传输机车信号的轨道电路来实现的。轨道电路是通过钢轨进行传输,当钢轨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断轨时,钢轨中的轨道电路发生了断路,电路不通,这时运行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线路断轨的部位,采取相应安全措施,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但是由于道岔结构的特殊性,在辙叉区的心轨中没有像普通轨道线路钢轨中的轨道电路,按照上述的技术措施无法监测道岔辙叉处心轨发生断裂情况,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对可动心轨道岔辙叉区心轨钢轨断裂进行实时监测并报警的方法。因此从保证轨道线路运行安全方面角度,在道岔的辙叉区,存在着心轨断轨不能得到及时监测的隐患,成为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一个盲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实时监测道岔心轨、且可靠性高的可动心轨道岔心轨断轨监测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动心轨道岔心轨断轨监测装置,在心轨内侧的轨腰上沿着钢轨方向粘结U字形导线,导线与钢轨互相绝缘,使心轨的钢材料不会对导线中的信号传输产生影响,或造成电路短路,位于心轨根部的导线,其两端与一专用开关装置的一端相连,构成心轨回路。
所述的专用开关装置安装在道岔辙叉区心轨的转辙机旁,专用开关装置的电源是由转辙机内的电源提供的,专用开关装置的另一端与左、右钢轨相连,该专用开关装置是一个带有开关功能的信号发射器,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心轨内测轨腰的导线连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发射模块连接。
所述的专用开关装置中有一个单片机,当心轨内侧轨腰上的导线断开后,电路断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单片机输出道岔的位置和道岔的号数通过发射模块发射,车站内的接收装置接收信号得知某一道岔心轨发生了断轨。
所述的专用开关装置,当心轨内侧轨腰上的导线是在导通状态时,连接在轨道中的左右钢轨的导线处于断开绝缘状态;当心轨内侧轨腰上的导线断开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使得连接在道岔轨道对应的左右钢轨的电路导通,左右钢轨发生短路,单片机输出报警信号到喇叭报警,输出脉冲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使该区间机车信号处于红灯状态。
设置在心轨内侧轨腰上的导线有一定的强度,使得在列车通过和一般的线路养护维修等因素由于碰撞而造成导线断开,但也必须保证钢轨发生断裂以后,导线随着钢轨的断裂而断开,所以导线的直径在0.1~0.8mm,导线表面覆盖有绝缘保护层,导线的材质采用延伸率较小、有一定脆性的导体材料。
所述的导线,为单独一根导线,或是硅胶片等绝缘材料制成的导线片。
本发明的优越功效在于:本发明可实时监测道岔心轨是否发生断裂,判定道岔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可靠性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动心轨道岔辙岔区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专用开关装置的原理电路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心轨; 2-轨腰;
3-导线; 4-心轨尖部;
5-心轨根部; 6-专用开关装置;
7-左钢轨; 8-右钢轨;
9-转辙机; 10-心轨回路;
11-发射模块; 12-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动心轨道岔心轨断轨监测装置,在心轨1内侧的轨腰2上沿着钢轨方向粘结U字形导线3,导线3与钢轨互相绝缘,使心轨1的钢材料不会对导线3中的信号传输产生影响,或造成电路短路,位于心轨根部5的导线,其两端与一专用开关装置6的一端相连,构成心轨回路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