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体肝脏灌注保存液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6928.X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彭承宏;韩宝三;董建国;吴旭波;吴薇;周光文;沈柏用;李宏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 琦 |
地址: | 200025上海市交通大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脏 灌注 保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体器官灌注保存液,尤其涉及一种离体肝脏灌注保存液。
背景技术
目前的待移植器官保存液最常用的是UW液、HTK保存液、Celsior保存液等,尤以前两种保存液在移植外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这些保存液具有各自的优点,能较大程度地保护移植器官,但它们的制备成本较高、费用昂贵,不便于运输、储存和使用,而且引发脏器的并发症也不少。目前临床发现UW保存液存在以下缺点:引起较高的缺血型胆道损坏发生率;含有高分子量成分羟乙基淀粉,高黏滞度,不能充分灌注各肝窦,导致循环紊乱并因此影响移植后移植物功能.HTK保存液的缺点是与UW保存液相比,若保存时间超过10h,原发移植物无功能的发生率会大幅度升高。Celsior保存液的临床应用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而且,胆道并发症和肝脏微循环紊乱往往是这些液体在灌注和保存脏器经常发生的。
另外,在肝脏移植中还有很多移植机会由于保存时间限制而失去,即使移植手术很成功,却因为保存过程对肝组织的损伤导致肝脏质量下降和免疫排斥造成移植失败。保存时间短的原因与目前的单纯冷藏保存方式、保存液成分和灌注情况有直接关系。单纯冷藏法的特点是通过提供低温环境(0~4℃)降低器官代谢率,并采用高渗透压的保存液防止肝组织水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离体肝脏灌注保存液,从而能够更加充分为肝脏组织提供氧气和能量,减少对肝脏的损害,防止低温导致的缺血性损伤、细胞水肿及其继发损伤,提高移植物在宿主内的存活率,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离体肝脏灌注保存液,每升保存液中可以含有以下含量的各组分:NaCl 4~8g、KCl 0.1~0.8g、NaH2PO4·H2O 20~300mg、MgSO4 10~200mg、NaHCO3 2~9g、L-精氨酸50~200mg、组氨酸15~120mg、L-胱氨酸25~140mg、L-蛋氨酸5~100mg、左旋谷酰胺250~1000mg、L-赖氨酸50~300mg、甘氨酸5~100mg、L-异亮氨酸35~300mg、L-丝氨酸15~100mg、L-亮氨酸35~300mg、L-色氨酸5~40mg、L-酪氨酸40~300mg、L-缬氨酸35~300mg、L-苏氨酸40~300mg、氯化胆碱1~16mg、维生素B2 0.3~6mg、泛酸1~16mg、叶酸1~16mg、吡哆醛1~20mg、烟酰胺1~20mg、葡萄糖0.5~20g、ATP(三磷酸腺苷)0.1~10g、腺苷0.5~20g、血浆白蛋白5~100g、低分子右旋糖酐5~100g、红细胞0.5~300g、维拉帕米0.5~10mg、地塞米松2~20mg、谷胱甘肽2~20mg、别嘌呤醇2~20mg、乌司他丁25,000~50,000u/kg,以及添加至1升保存液量的去离子水。
较佳地,本发明每升保存液中可以含有以下含量的各组分:NaCl5.0~7.0g、KCl 0.3~0.5g、NaH2PO4·H2O 100~150mg、MgSO4 50~100mg、NaHCO3 4.0~5.0g、L-精氨酸80~90mg、组氨酸40~60mg、L-胱氨酸50~70mg、L-蛋氨酸30~50mg、左旋谷酰胺600~800mg、L-赖氨酸100~200mg、甘氨酸20~50mg、L-异亮氨酸70~100mg、L-丝氨酸40~100mg、L-亮氨酸80~150mg、L-色氨酸10~20mg、L-酪氨酸80~150mg、L-缬氨酸80~150mg、L-苏氨酸100~200mg、氯化胆碱2~8mg、维生素B2 0.5~2.5mg、泛酸2~8mg、叶酸3~10mg、吡哆醛3~10mg、烟酰胺5~10mg、葡萄糖4~10g、ATP(三磷酸腺苷)3~5g、腺苷2~10g、血浆白蛋白20~50g、低分子右旋糖酐20~50g、红细胞50~100g、维拉帕米1~5mg、地塞米松4~10mg、谷胱甘肽4~10mg、别嘌呤醇4~10mg及乌司他丁25,000~40,000u/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