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瓶的防伪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7202.8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5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奇谋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5/06 | 分类号: | B65D55/06;B65D1/40;B65D4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瓶 防伪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瓶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瓶的防伪结构。
技术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包装的饮料,如矿泉水、纯水等越来越普及,使用量愈来愈大,但由于一次饮料瓶旧空瓶来源广,易被回收,且回收价格低,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利用回收的旧空瓶,假冒原装饮料,坑害消费者,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在有的厂家采用在饮料瓶上加装防伪盖来弥补上述不足,虽然给回收空瓶的假冒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因防伪盖制造价格低,且制造简单,防伪效果差,并且没有解决旧饮料瓶被回收假冒的根本问题。本人的一个申请号97209326.5名称《防止被回收假冒的饮料瓶》的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一次性的技术问题,但由于防伪圈在制造时与饮料瓶的瓶体是成一整体,在生产过程中当防伪圈损坏时整个饮料瓶也同时作废,导致产品成品率低,因此至今也没有投入使用;另外,由于饮料瓶的瓶体材料强度要求高如PET材料,在开启瓶盖时拧断防伪圈非常困难。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生产成品率高,易于开启的塑料瓶防伪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将防伪标记置于饮料瓶的瓶体的瓶嘴上,开启后瓶体上的防伪标记不能重新复原,购买时极易识别真假的塑料瓶防伪结构。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瓶的防伪结构,所述结构是在瓶体的瓶嘴上有一次性的易断材料。现有的塑料瓶如矿泉水饮料瓶的防伪结构都是位于瓶盖上,在瓶盖上有一次性的易断材料如一次性的盖圈,在开启时盖圈被拧断,拧断后不能复原。但本发明的易断材料是安装在瓶体的瓶嘴上,一方面是因为瓶体的生产成本比瓶盖高得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在喝饮料时嘴是与瓶体上的瓶嘴相接触,而不是与瓶盖相接触。采用瓶体的一次性既可以增加制假的成本,同时也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塑料瓶的防伪结构中,所述易断材料在瓶盖闭合后与瓶盖固定在一起,当开启瓶盖时会拉断位于瓶嘴上的易断材料。现有的瓶盖防伪是将瓶盖上的防伪圈拉断,而本发明是用瓶盖的开启作用拉断瓶嘴上的易断材料。所述瓶盖与易断材料是用胶连接在一起的;也可以将所述瓶盖与易断材料是通过热熔胶相连的。同样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将瓶嘴上的易断材料与瓶盖固定。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塑料瓶的防伪结构中,所述易断材料是位于瓶体的瓶嘴上的易拉圈,因为易拉圈在购买和使用时容易被消费者识别。为了方便于消费者开启,所述易拉圈的圈底与瓶嘴相对应的连接部分是易断细线。为了便于将所述的易拉圈与瓶盖固定,所述易拉圈的内壁上是单向齿。所述瓶盖上有与易拉圈的单向齿方向相反的单项齿,这样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瓶盖的旋转就可以将瓶盖与瓶嘴上的易拉圈固定在一起,与现有的生产罐装过程相同,便于实施。瓶盖通过旋转与瓶嘴固定在一起后,当消费者购买时只需通过直观的外观就可以判断该瓶产品是否开启过。一旦开启,瓶嘴上的易拉圈的单向齿就会在瓶盖的单向齿的带动下随之旋转,易拉圈的旋转会扯断与瓶嘴相连的易断细线,细线一旦被扯断将无法复原,细线被扯断表明该瓶产品已经被开启过。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塑料瓶的防伪结构中,将所述瓶嘴与瓶体分开生产是为了充分利用两者不同材料的性能,并且降低生产成本。所述瓶嘴与瓶体是可以通过热熔方式相连的,所述瓶嘴与瓶体也可以通过注射工艺相连。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生产工艺相连。
本发明提供的塑料瓶的防伪结构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直观性:消费者直接通过外观就能判断是否被开启过;
2.一次性:一旦开启后将无法再还原;
3.成本低:制造简单成本低,与现有产品相比较几乎不增加生产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构思、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塑料瓶的防伪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塑料瓶的防伪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塑料瓶的防伪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瓶盖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塑料瓶的防伪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瓶盖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奇谋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奇谋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2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淡水(净水)取水桶
- 下一篇:单框双扇四玻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