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用复合油纳米乳喷雾剂和滴眼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810037262.X | 申请日: | 200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4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玲;傅磊;杨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亚玲;傅磊;杨雪 |
主分类号: | A61K9/12 | 分类号: | A61K9/12;A61K9/107;A61K47/44;A61P17/02;A61P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 畅;任凤华 |
地址: | 200240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用 复合 纳米 喷雾 滴眼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复合油纳米乳喷雾剂和滴眼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烧伤年发病率为2%,即每年约有22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 再加上各种烫伤患者,总计约3000万患者需要治疗。已上市的烧伤外用药品多数 为中药膏剂,也有普通的喷雾剂;化药有粉剂、洗剂、涂膜剂;产品以膏剂、粉剂 为主,总体上剂型结构还相当落后。
目前烧伤治疗仍存在很大弊端,对大面积烧伤的治疗多沿用暴露干燥疗法。临 床证明:用暴露干燥控制感染,会使肌体残存附件受到破坏,创面加深,容易起痂, 表面干裂,从而导致痂下感染;高频次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膏剂和磺胺嘧啶银,容易 产生耐药性,导致抗菌及渗透性能较差,影响创伤愈合。另一方面,对磺胺嘧啶银 制剂的临床使用发现,病人的疼痛明显增加,并有脱痂慢,愈合不理想,渗出多等 弊端。临床实践证明: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或创面外用磺胺嘧啶银可能导致耐药菌株 和真菌的二重感染。
对已上市的滴眼剂研究表明:由于眼球运动和鼻泪系统的作用,使大量的药物 损失,需每日多次给药,剂量不准确,眼内药物浓度波动大;而以混悬液或软膏给 药又影响视力和眼球运动。为克服上述缺点,目前多采用加入亲水凝胶卡波姆 (carbomer)增加粘度,延缓药物的滞留时间,增加吸收;但卡波姆容易使视力模糊, 影响眼睑运动;或植入长效的控释给药系统,如Ocusert(毛果芸香碱控释膜),但患 者有异物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用复合油纳米乳喷雾剂和滴眼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油纳米乳喷雾剂和/或滴眼剂,其pH值为3-9,由下述成 分组成:5.0-15.0质量份的复合油,0.5-2.0质量份的磷脂,0.5-3.0质量份的丙 三醇,pH调节剂以及药用水;其中,所述复合油由下述1)和2)中的油组成:1) 莪术油和/或薄荷油,2)大豆油和/或蓖麻油;所述复合油中1)与2)的质量比为 1∶99~30∶70;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其中,所述复合油的质量份优选为8.0-13.0,所述磷脂的质量份优选为 0.8-1.8,所述丙三醇的质量份优选为1.0-2.8。
所述复合油的质量份尤其优选为10.0-12.0,所述磷脂的质量份尤其优选为 1.3-1.5,所述丙三醇的质量份尤其优选为1.5-2.5。
所述复合油的质量份最优选为10.0,所述磷脂的质量份最优选为1.4,所述丙 三醇的质量份最优选为2.3。
其中,所述磷脂为下述六种磷脂中的至少一种: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氢化 蛋黄卵磷脂、氢化大豆磷脂、鞘磷脂和磷脂酰胆碱衍生物。
所述复合油纳米乳喷雾剂和/或滴眼剂平均粒径为200~300nm,其中最大的乳 粒粒径不超过1μm。
制备上述任一所述的复合油纳米乳喷雾剂和/或滴眼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喷雾剂和/或滴眼剂中的复合油混合均匀,加热至50-60℃;然后加 入所述纳米乳喷雾剂和/或滴眼剂中的磷脂混合均匀,加热至75℃~80℃;
b)将所述纳米乳喷雾剂和/或滴眼剂中的丙三醇、氢氧化钠和药用水混合均匀 并加热至50-60℃;
c)在旋转半径为35mm、转速为4000~5000转/分的剪切条件下,将a)制备 的溶液加入到b)制备的溶液中,加入完成后,将剪切速度提高至7000~8000转/ 分,继续剪切5~10分钟,制备成为均匀的初乳液;
d)将c)制备的初乳液采用梯度匀质法进行匀质,所述梯度匀质依次为: 40Mpa均质4次,60Mpa均质3次,80Mpa均质3次,得到pH值为3-9的复 合油纳米乳喷雾剂和/或滴眼剂。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步骤d)制备的复合油纳米乳喷雾剂和/或滴眼剂经100 ℃流通蒸气灭菌、过滤,无菌分装至喷雾剂瓶和/或滴眼剂瓶的步骤。
制得的复合油纳米乳的平均粒径为200~300nm,其中最大的乳粒粒径不超过 1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亚玲;傅磊;杨雪,未经陈亚玲;傅磊;杨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2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