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7421.6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谢日生;孙志新;孙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优耐特斯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4 | 分类号: | F04C29/04;F04C29/00;F04B53/08;F04B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180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冷却器 水分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制造,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压缩机的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机行业的水冷压缩机制造,通常将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以单个结构设计制造,其缺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冷却水路结构连接复杂,气路连接结构复杂;
2、连接处容易出现冷却水泄漏和压缩空气泄漏的情况;
3、安装麻烦;
4、制造成本高。
由于自由空气中存在水分子,通常也被称为湿度,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在30%~90%之间,压缩机吸入自由空气,空气在压缩机的压缩腔内被压缩,一般动力用的压缩空气排气压力为0.8~1.0MPa,也就是说空气被压缩9~11倍的体积,这时的压缩空气是高温高压且饱和的,在冷却以后会释放大量的冷凝水。
发明内容
为了去除上述压缩空气在冷却后释放的这部分冷凝水,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组合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水冷压缩机中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为单个结构设计使得冷却水路、气路连接复杂,在连接处容易发生冷却水泄漏和压缩空气泄漏,以及安装麻烦、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压缩机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组合结构,它包括后冷却器和气水分离器,所述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为上下安置的组合结构,后冷却器安置在气水分离器的上面,在后冷却器的顶部装有进气管,在后冷却器的侧部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气水分离器的侧部装有排气管,在气水分离器的底部设置排污管口。
本发明的压缩机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组合结构是将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组合成一体,具体优点如下:
1、由于省略了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之间连接的气路,使得压缩机管路更加简洁;
2、减少了管路的泄漏点,降低了故障率;
3、便于安装与日后进行维修;
4、减少了中间管路的费用,降低了成本。
采用本发明的组合结构,使得压缩机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之间的流程更短,气体流向更加合理,提高了气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一种压缩机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组合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本发明是一种压缩机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组合结构,将后冷却器1与气水分离器2组合安装,后冷却器1安置在气水分离器2的上面,构成上下布置的组合结构。
在后冷却器1的顶部装设进气管3。在后冷却器1的一个侧部安装进水管4,在后冷却器1的另一个侧部安装出水管5。
在气水分离器2的侧部安装排气管6。在气水分离器2的底部设置排污管口。排污管口可以设置自动排污管口7和手动排污管口8,也可以设置单个手动排污管口8或者单个自动排污管口7。
使用本发明的压缩机后冷却器与气水分离器组合结构,压缩空气通过水冷式后冷却器后,温度会从80℃~100℃冷却到40℃以下,然后进入气水分离器,气流在气水分离器中高速旋转下降,然后低速上升,完成离心分离并把大颗粒的水滴分离出来。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优耐特斯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优耐特斯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