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工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7688.5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9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叶卫东;闵卫国;吴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19/20;E04H4/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屈蘅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工程 水资源 循环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工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超大超深基坑工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上海500千伏静安(世博)地下输变电站的地下结构规模庞大,超大的基坑开挖深度为世界罕见。如此大规模的基坑,深井降水的出水量大且较稳定,与此同时,大面积落深顶板上一旦遇到降雨,蓄在顶板上的雨水量也非常可观,这些天然的水资源如能够有效的利用,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十分巨大,但是目前基坑施工过程中基本无设备对地下水资源和雨水资源循环使用,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坑工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对地下水资源和雨水资源循环使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响应了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创建节约型工地的号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工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包含若干位于基坑内的降水井,落深顶板外侧设置内环排水沟,内环排水沟外侧设置外环排水沟,外环排水沟外侧设置若干管道连接所述外环排水沟的蓄水池、循环水池,还设置若干管道连接所述蓄水池的高位水箱;
降水井内汇集的地下水通过水泵和水管全部抽至外环排水沟,部分水进入循环水池,其余全部汇入蓄水池;
落深顶板上的雨水汇入内环排水沟,内环排水沟内的水通过水泵和水管全部抽至外环排水沟,部分水进入循环水池,其余全部汇入蓄水池;
为避免顶板上的雨水流入基坑,落深顶板孔洞周边增加翻口,并在顶板施工时考虑必要的泛水,以便顶板上雨水顺畅得流入周边排水沟;
蓄水池配备若干水泵,及时将水泵送到使用处,蓄水池上缘设置溢水口,溢出的水排入市政雨水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坑工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对地下水资源和雨水资源循环使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响应了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创建节约型工地的号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坑工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具体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降水井101位于基坑内,内环排水沟102位于落深顶板外侧,外环排水沟103位于环形道路外侧,循环水池105位于大门旁,蓄水池104位于三海关路侧,容积为60m3,高位水箱106位于生活区外侧;
本工程落深顶板和周边排水沟泛水为3‰;
1、施工道路冲洗用水
在结构施工阶段施工道路冲洗主要目的是防止路面扬尘,利用废旧的油桶制作成洒水车,由人力牵引对施工道路进行冲洗,其用水可直接抽取蓄水池内的蓄水。本工程的平均日冲洗用水量约为4m3,考虑到的降雨天气内不用道路冲洗,按每月平均24天需冲洗道路计算,则每月可减少使用自来水96m3,截至8月底,已减少用水768m3自来水。
2、生活区卫生间的冲洗用水
在生活区卫生间外用现场空置的型钢塔设支架,用钢板焊接成一个3m×1.5m的高位水箱,水箱溢水口水位1.5m,架设在支架上。该水箱水源由上述60m3蓄水池供应,水箱输出水管接入卫生间水系统,加装阀门,该阀门由专人管理,当水箱水量不足时,关闭阀门,由自来水提供水源;水箱水量充足时,打开阀门,由蓄水池提供水源;控制卫生间的冲洗频率在10分钟/次。生活区卫生系统冲洗水60L/10分钟,在雨量充足季节用雨水代替,则每日可减少用水约10.8m3自来水;该措施于4月份中旬开始实施,截至8月底,已累计减少用水约583m3自来水。
3、施工车辆自动冲洗系统
为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在成都路2号门门口处设计安装了一套施工车辆自动冲洗系统,当有施工车辆从2号门出工地时,车道两旁的喷头会自动喷水冲洗车辆。其原理为:在通道两侧2.5m高处各设置一个红外发射装置,一个红外感应装置,当施工车辆经过时,阻断了红外线的传播,红外感应装置无法接受到红外信号则会自动打开自动冲洗系统的阀门,开始喷水冲洗车辆;当车辆驶出通道后,红外感应装置又重新接受到红外信号,自动冲洗系统的阀门就会被关闭,车辆冲洗结束。
车辆清洗用水在清洗后经该区域的排水沟重新汇集到循环冲洗池中,并经三级沉淀后继续使用此部分水,进行车辆清洗,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合金表面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电解槽的柔性控制方法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