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塑性纳米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锌压敏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7820.2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施利毅;徐东;钟庆东;吴振红;巫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53 | 分类号: | C04B35/453;C04B35/622;H01C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纳米 氧化物 掺杂 氧化锌 陶瓷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塑性纳米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锌压敏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属功能陶瓷材料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塑性是细晶陶瓷在高温下的固有属性。陶瓷材料在常温下是脆性材料,由于其结构和键性的原因,滑移系少,位错产生和运动困难,而且有沿晶界分离的倾向,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脆性材料,在常温下几乎不产生塑性变形。但是,一些细晶陶瓷材料在较高的温度下,可以具有一定的塑性。产生超塑性形变的两个先决条件是:拉伸塑性稳定性,即不产生明显颈缩;有效压制孔穴和晶界分离。晶体材料要具有超塑性由以下几项重要的要求:(1)由于超塑过程受扩散控制,因此实验温度应足够高,以便扩散足够快。实际中,实验温度通常要达到材料熔化温度的一半以上。(2)晶粒尺寸要细小(对于金属材料,通常应<10μm;对于陶瓷材料,通常应<1μm),并且要能保持稳定细晶结构,没有或只有轻微地晶粒生长,以便使得流动应力低于产生孔穴或晶界分离所需要的临界应力。(3)晶粒具有等轴粒状,以便于晶界滑移的发生。与金属相比,陶瓷材料更容易获得细晶结构,在高温下结构更稳定。
避雷器是一种能吸收过电压能量、限制过电压幅值的保护设备。使用时将避雷器安装在被保护设备附近,与被保护设备并联。避雷器的保护特性是输配电设备绝缘配合的基础,性能优良的避雷器能将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限制到对绝缘无害的水平。改善避雷器的保护性能,不仅能提高输配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而且可以降低电气设备绝缘水平,从而减轻设备重量,降低设备成本。氧化锌避雷器是高压、超高压电网及高压电力设备防雷击及闪络事故的关键设备,在高压输电线路、城市地铁直流供电线路以及铁路电网系统中应用广泛。为了配合国内电网向特高电压等级发展的需要,实现避雷器阀片的小型化和轻型化,降低制造成本,开发高电位梯度、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超高压避雷器产品。
纳米材料从广义上讲是指三维空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是纳米量级1-100nm的材料,从狭义上讲,则主要包括纳米微粒及由其构成的纳米固体。当物质颗粒小到纳米量级时,表面曲率大或比表面积大,存在于晶粒表面无序排列的原子百分数远大于晶态材料中表面原子所占的百分数。由于纳米材料的独有特性,在氧化锌压敏瓷中掺杂纳米材料,使避雷器的性能明显得以改善。同时,纳米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超塑性,再者纳米超塑性功能添加剂的晶粒比普通微米级超塑性功能添加剂的晶粒进一步细化,从而可以降低压敏瓷的超塑性热压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实现节能降耗。相对技术先进的国家而言,我国在压敏电阻材料方面发展较慢,其规模性生产是近几年才有所发展,与国际同行业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日本松下、德国西门子、美国Harris等公司的年产量都超过亿只,而国内产量上亿值的生产厂家很少,只有一两家,而且产品性能落后,对于超低(电位梯度<<200V/mm)或超高电位梯度(电位梯度>>300V/mm)的压敏电阻仍然依赖进口。而日本等国家已经开发出电位梯度高达400V/mm的ZnO压敏电阻片,用于1000kV电力传输的避雷保护。日本的几个大型的电气公司,如东芝、三菱、日立、富士通等,都已经自行开发出电位梯度为300-400V/mm,通流容量高达300J/cm3的MOA阀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产品性能良好、生产成本低,可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超塑性纳米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锌压敏陶瓷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超塑性纳米氧化物掺杂的氧化锌压敏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8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