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比表面积纳米中孔钴系尖晶石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8862.8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3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芹;徐文杰;刘晓晖;卢冠忠;刘慧慧;任家文;郭耘;郭杨龙;张志刚;王筠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1/00 | 分类号: | C01G51/00;C01G37/14;C01F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积 纳米 中孔钴系 尖晶石 材料 以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比表面积纳米中孔钴系尖晶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纳米中孔钴系尖晶石的组成为CoII(CoIII2-xMIIIx)O4,其中0.6≤x<2,具有类似尖晶石Co(CoM)O4的晶相,为均一的六方片状多孔纳米颗粒,粒径大小20~100纳米,比表面为60~300m2/g,孔容为0.15~0.83cm3/g,并且具有中孔纳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钴系尖晶石,其特征在于:M3+为Al3+、Cr3+、Ga3+、In3+中的1~3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表面积纳米中孔钴系尖晶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配制一定浓度的二价钴的可溶性盐和三价M的可溶性盐的混合溶液(I);配制一定浓度的碱和可溶无机钾(或钠)盐的混合碱溶液(II);采用尿素水解法或者是稳态并流滴定法进行制备,并控制一定的pH值,剧烈搅拌后移入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下晶化一段时间;然后经离心分离,得到的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研磨得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前驱体,最后经过低温焙烧制得高比表面纳米中孔钴系尖晶石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性盐的混合溶液,其特征在于:二价钴的可溶性盐和三价M的可溶性盐为硝酸盐、硫酸盐、醋酸盐或者是氯化物中的1~2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价钴的可溶性盐,优选为Co(NO3)2,其水溶液的浓度为0.01~0.6M(摩尔/升)。对于所述的三价M的可溶性盐,优选为M(NO3)3,其水溶液的浓度为0.01~0.6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碱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碱为氢氧化钾或者氢氧化钠,可溶无机钾(或钠)盐为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6所述的碱,优选为NaOH,其水溶液的浓度为0.06~3M。对于所述的可溶无机钾(或钠)盐,优选为Na2CO3,其水溶液的浓度为0.03~2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尿素法制备时,其特征在于将可溶性盐的混合溶液(I)与0.1~1M的尿素溶液在搅拌下混合均匀后,移入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80~100℃晶化48~96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态并流滴定法制备时,其特征在于将溶液(I)和溶液(II)在25~70℃并流滴加到含去离子水的烧杯中,pH值调控在8~12。然后移入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40~100℃晶化48~96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得到的固体的干燥温度为80~110℃;焙烧温度为300~800℃,升温速率为1~15℃/分钟,焙烧时间为2~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88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