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9127.9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4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菊;王庆瑞;孙俊芬;陈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2/02 | 分类号: | D01F2/02;D01F1/10;D01D1/02;D01D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溶剂 法制 抗病毒 再生 纤维素 纤维 方法 | ||
1.一种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包括:
(1)将机械粉碎的纤维素和抗病毒药物以2~200∶1的重量比例混合,在机械搅拌下,投入到相当于总固质量1.5-35倍的离子液体中,在60~130℃温度下溶解1~80小时,或同时施加微波辐射,形成总固含量3-40wt%、均一稳定纺丝溶液;
(2)纺丝溶液经过滤、脱泡后,进行纺丝,凝固浴固化、拉伸、水洗、上油,得到目标产物纤维素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原料纤维素为竹浆粕、麻浆粕、木浆粕、棉浆粕、芦苇浆、甘蔗渣浆、黄麻杆浆、细菌纤维素或棉,聚合度在300~2500,α-纤维素含量为90%~100%,浆粕经过活化处理或不做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抗病毒药物为抗疱疹类药物,包括洛韦类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离子液体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其中,阳离子选自取代基是氢、C1~C6的烷基、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羟乙基、羟丙基、烷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烷基季铵离子、烷基季磷离子、烷基咪唑离子或烷基吡啶离子;阴离子选自卤素离子、BF4-、PF4-、SCN-、CN-、OCN-、CNO-、CF3SO3-、CF3COO-、(CF3SO2)2N-、(CF3SO2)2Cl-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选自取代基为C1~C6的烷基的烷基咪唑离子,阴离子选自卤素离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纺丝是采用湿法纺丝、干喷湿纺或熔喷湿纺进行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凝固浴为水或0~60wt%的离子液体的水溶液,温度为0~90℃,纺丝速度为5~150米/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拉伸为紧张拉伸、喷头拉伸、塑化拉伸、空气浴后拉伸或回缩中的一种或多种,总拉伸比为10-2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溶剂法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纤维素纤维为纤维素共混短纤维和长丝纤维,其强度为2.5~4.0cN/dte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91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软件使用节点数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户采暖用热量的计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