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于NSO细胞大规模培养及抗体生产的无蛋白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9305.8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8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牛红星;赵亮;范里;周燕;谭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8 | 分类号: | C12P21/08;C12N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刁文魁;翟 羽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nso 细胞 大规模 培养 抗体 生产 蛋白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代生物技术之培养基研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 于NSO细胞大规模培养及抗体生产的无蛋白培养基。
【技术背景】
现代生物技术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其中,利用动物细胞 培养技术生产具有重要医用价值的生长因子、疫苗和单抗等已成为医药生物 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人们非常关注对培 养动物细胞的培养基的研究,因为,培养基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基础和关 键要素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细胞培养经历了 采用有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和无蛋白培养基的几个阶段。
动物细胞培养是生产基因工程产品中的重要环节,研究发现,采用含有 血清的细胞培养基会给生产及科研带来许多不利因素:第一,影响细胞生长 及产品质量,存在批间差异;第二,易被支原体和病毒污染;第三,成分复 杂且不确定,给产物的分离纯化带来极大的困难;第四,血清的价格非常昂 贵,其费用通常占到培养基整体费用的50%以上,致使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 因此,血清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中的使用已受到了限制。
二十世纪50年代初,人们开始了对无血清培养基的研究;80年代后,无 血清培养基的研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多种能支持不同种类细胞生长的无血 清培养基见诸报端;80年代末90年代初,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无血清培养基 纷纷上市,其中有:
Darfler等人开发的CITTL无血清培养基〔以DMEM/F12(1∶1)为基础培养 基,添加了5mg/L的过氧化氢酶、1.5mg/L的胰岛素、1.5~3.0mg/L的转铁 蛋白、2nmol/L睾酮、0.5mg/L的二亚油酰磷脂胆碱和1.5mg/L的β-甘油磷 酸〕,该无血清培养基可支持s49细胞的生长,也可用于杂交瘤细胞的培养。 Chang等人(1980)用所报道的无血清培养基成功地培养了几株杂交瘤细胞。
Murakami等人开发的无血清培养基〔以DMEM/F12(1∶1)为基础,添加了 5mg/L胰岛素、2~35mg/L转铁蛋白、20μmol/L乙醇胺和1nmol/L亚硒酸钠等 物质〕,这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的DMEM/F12-ITES配方。
Kover和Frank开发的无血清培养基〔以RPMI 1640为基础培养基,并添 加了10mg/L胰岛素、5mg/L转铁蛋白、20μmol/L乙醇胺、5mg/L亚油酸、1g/L 牛血清蛋白、3mg/L抗坏血酸、2μg氢化可的松和12种微量元素〕,这一培养 基适合几种细胞的生长。
但是,研究中发现,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的蛋白成分价格太贵,且有的 成分,如牛血清蛋白,含有很多种杂质,给后期的分离纯化带来较大困难, 而且目前的新药审批对此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在商用无血清培 养基之后,科学家们又开始了对无蛋白培养基的研究,从动物细胞的培养基 中去掉蛋白成分。
在对细胞营养需求研究的基础上,美国专利5,045,468公开了一种适合 杂交瘤细胞生长的无蛋白培养基,该培养基通过添加亚硝基铁氰化物、EDTA、 二氧化硒或亚硒酸钠等化合物有效取代了培养基中的蛋白成分。美国专利 5,804,420公开了一种适合BHK细胞表达重组因子VIII的无蛋白培养基,其 中添加了嵌段式聚醚F68(Pluronic F-68)、硫酸铜、硫酸亚铁、EDTA、锰、 钼、硅、锂、铬等成分。另有报道,Jinyou Zhang等人成功地开发了一种适 合NSO细胞生长的无蛋白培养基,但由于其成分复杂、还包含了一种价格昂 贵、且化学成分未明确的商业混合脂,因此,不适用NSO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及抗体生产。
目前,在无蛋白培养基技术领域,以Gibco、Hyclone、JRH等为代表的 商业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已相继问世,近年来众多研究所报道的培养基大 多采用这些商业无蛋白培养基,它们对某些细胞株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 它们同样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将其用于某些研究和大规模细胞培养与抗 体生产过程会有不少困难,其主要问题是:第一,价格昂贵,只适合一部分 实验室小规模研究,不适合大规模细胞培养及抗体生产;第二,大多成分复 杂,并且添加了不确定的化学成分,给科研和生产过程带来困难;第三,有 些培养基虽能很好地支持细胞生长,但却使细胞表达产物的能力降低,甚至 丧失。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9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