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喷涂金属钛、钴和碳化硼混合热喷涂粉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0150.X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静;毛正平;孙宝德;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4/04 | 分类号: | C23C4/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喷涂 金属 碳化 混合 粉末 方法 | ||
1、一种反应喷涂金属钛、钴和碳化硼混合热喷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喷涂基体准备:选用中碳钢为基体材料,线切割成圆片,用丙酮清洗后表面经过细磨,最后吹干;
第二步,用夹具固定好基体,先打开等离子设备电源,用等离子火焰预热基体,然后再打开送粉器开关,喷涂粘结层,厚度为50-80微米;
第三步,将喷涂好粘结层的基体取下,放入真空碳管炉中进行真空热处理,使粘结层合金材料扩散均匀,随炉冷却;
第四步,将反应喷涂热喷涂粉末装入送粉器中,然后调整等离子设备电流为500A-600A,离子气H2流量为20L/h-40L/h,送粉量为15r/min-25r/min,喷涂距离为100mm-160mm,对热处理后的基体进行反应喷涂,先打开等离子设备电源用火焰预热带有粘结层的基体,然后打开送粉器开关,进行反应喷涂金属钛,钴和碳化硼混合热喷涂粉末,厚度为250-270微米;
第五步,将反应喷涂后的基体在箱式电炉中进行大气热处理,降低涂层的热应力,随炉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喷涂金属钛、钴和碳化硼混合热喷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细磨,是用二氧化硅水砂子,磨去基体材料表面的锈斑和氧化皮,其时间为10分钟-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喷涂金属钛、钴和碳化硼混合热喷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所述预热,其基体温度为250℃-35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反应喷涂金属钛、钴和碳化硼混合热喷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所述粘结层,其材料为MCrAlY。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喷涂金属钛、钴和碳化硼混合热喷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三步中,所述真空热处理,在氩气的保护气氛中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反应喷涂金属钛、钴和碳化硼混合热喷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三步中,所述真空热处理,其温度为900℃-1000℃,时间为10小时-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喷涂金属钛、钴和碳化硼混合热喷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四步中,所述预热,其基体温度为250℃-3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喷涂金属钛、钴和碳化硼混合热喷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五步中,所述大气热处理,是将基体在大气环境下进行热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反应喷涂金属钛、钴和碳化硼混合热喷涂粉末的方法,其特征是,第五步中,所述大气热处理,其温度为900℃-1000℃,时间为5-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1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4-00 熔融态覆层材料喷镀法,例如火焰喷镀法、等离子喷镀法或放电喷镀法的镀覆
C23C4-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镀覆
C23C4-04 .以镀覆材料为特征的
C23C4-12 .以喷镀方法为特征的
C23C4-18 .后处理
C23C4-14 ..用于长形材料的镀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