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单独接地网抑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偏磁的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0194.2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付坚;吴忠明;冯远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4 | 分类号: | H02H7/04;H02H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006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独 接地 抑制 变压器 中性 直流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的发电、变电或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抑制变压器中性点 直流偏磁现象的紧急保护电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压直流(HVDC,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输电 系统在我国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远距离、大容量送电,将有更多超高 压乃至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
当直流输电系统采用单极大地回路方式运行时,巨大的直流电流与大地构成回 路。部分直流电流流经中性点接地的电力变压器等设备,在交流系统中形成回路,由 于直流偏磁效应,造成变压器铁芯高度饱和,交流电压波形严重畸变,并产生大量谐 波,导致变压器损耗增多、发热增加、噪声增大、振动增强等现象;电力变压器处于 非正常运行状态中,最终导致了对设备本身以及所在电力系统的干扰。
具体来说,经过测量和计算表明,流入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中的直流分量,会在 绕组中流动而形成直流偏磁,从而导致中性点接地的主变噪声异常。根据公式
如果在变压器初级绕组输入一个正弦波的交流电,正弦波的交流电在变压器铁心 便产生交变磁通,交变磁通也是对称的正弦波,而在次级绕组上的感应电压除了与线 圈的匝数比有关,主要和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而直流电流输入变压器便产生直流磁 通,直流磁通本身是不变化的,因此不会有感应电势产生。对称的交流正弦波的磁通 产生的励磁电流很小,而且也是对称的。但如果直流磁通叠加在交流磁通上,就会在 单方向产生一个较大的励磁电流,即所谓的偏磁。直流偏磁产生的最大电流是没有直 流分量时的3倍以上,这是由于变压器磁化曲线上部的非线性所引起的,此时变压器 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励磁电流的增加使变压器产生异常噪音。
此外,直流偏磁还会增加铁心的磁滞损耗,破坏硅钢片的绝缘,加速油劣化,在 变压器金属件如夹件、拉杆、油箱等中产生附加发热,引起结构件和绝缘材料的加速 劣化,最后导致绝缘事故。
为了限制直流输电单极运行时变压器的直流偏磁效应,除了使直流接地电极远离 中性点接地的电气设备外(10千米以上),还需要采取抑制中性点流入直流电流的措 施。目前大致有三类方案:
(1)在变压器中性点产生反方向的直流电流,以抵消或削弱流入变压器中性点的地 中直流;
(2)在变压器中性点串入电容器,利用电容器“隔直”的特性使得直流无法流入;
(3)在变压器中性点串入小阻值电阻,将中性点流入的直流限制在工程上可以接受 的程度。
方案一的设计一般是在变压器中性点装设一个直流源,根据监测到的直流电流的 大小和方向,动态地调整其设置,实时提供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直流电流。公 开号为CN159206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抑制变压器直流磁偏的方法及控制器”中 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思路即是采用此类方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网络结构清楚,并 且流入中性点的直流电流大小和方向都能准确测量时,是有效果的;但该方法受系统 结构影响较大,如果系统结构发生变化,该方法的有效性就不能够得到保证。同时该 方法的造价较高,工程量较大,运行和维护费用也需要长期投资,进一步限制了该方 法的使用。
方法二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利用电容器“隔直通交”的作用,可以消除流过变压器 中性点的直流电流,同时又不妨碍交流电流的通过。公告号为CN200976492Y的中国 实用新型专利“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抑制装置”即属于该类方案。但在实际操作 中会发生一些非正常情况,例如系统发生不对称接地故障,或者变压器遭受雷击时, 变压器中性点会流过很大的电流,同时产生暂态过电压。这就对串入的电容器提出了 较高的要求,并需要提供放电间隙与之相并联。由于要求较高,该方法在工程实际中 鲜为使用。
方法三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公开号为CN188565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 抑制交流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的装置”即属于该类方案。但实际设计时要注意一些问 题:网络结构改变时要重新计算阻值,并更换电阻;系统发生故障时,变压器中性点 电位升高,产生过电压,要采取防范措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