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厢式车辆的互锁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0235.8 | 申请日: | 200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3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淡广俊;张敬伟;喻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8/12 | 分类号: | B60K2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屈蘅 |
地址: | 2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互锁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厢式车辆上的控制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厢式车辆上发动机和厢门互锁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翼型厢式车辆是一种厢门为飞翼门的厢式车辆。搬运货物时,打开两飞翼门,货车横向宽度可达6米。如果在没有关闭飞翼门的情况下移动货车,很容易碰到周围行人及其他车辆,造成安全事故。为了避免不适时开启飞翼门,现有的车辆上安装有蜂鸣器控制电路,开启飞翼门,蜂鸣器控制电路被接通,以作响报警提示驾驶人员停止车辆移功。由于开启飞翼门与移动车辆是由驾驶人员分别控制的,若驾驶人员稍一疏忽就会发生安全事故。
蜂鸣器比较容易出现故障和损坏。如果蜂鸣器发生故障、损坏,则失去报警功能,驾驶人员又没有及时发现的话,很容易导致误操作。另外,装卸过程中,飞翼门处于开启状态,蜂鸣器长时间作响,形成干扰。此时,往往会采用断开蜂鸣器控制电路的方法,使蜂鸣器息声。而后一旦遗忘将蜂鸣器控制电路接通(恢复),则将失去报警功能,形成安全隐患。
现有车辆上开启飞翼门的动作,是通过发动机上的变速箱取力器带动液压马达,驱动液压泵来实现的,因而在飞翼门开闭过程中,发动机始终处于运转状态,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厢式车辆的互锁控制系统,其可以实现电动机和厢门的联动控制,即可以实现在车辆移动或者进入移动状态时,限制厢门开启;或者在厢门开启或进入开启状态时,限制控制车辆移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厢式车辆的互锁控制系统。所述互锁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装置、供电装置、厢门控制装置以及厢门起动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具有为厢式车辆的前车提供电源的第一电源以及提供为启闭厢门提供电源的第二电源;发动机控制装置的发动机处于运转状态时,供电装置切断第二电源与厢门控制装置的电路连接;发动机控制装置的发动机处于熄灭状态时,供电装置切断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电路连接;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设有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且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触点连接于所述供电装置中;当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失电时,切断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电路连接;当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通电时,切断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厢门控制装置的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控制装置包括钥匙开关、起动马达以及与钥匙开关、起动马达串联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具有设于供电装置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继电器具有设于供电装置的常闭触点;其中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第二电源和厢门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第二电源和厢门控制装置之间设有与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的第一熔断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第二电源之间设有第二熔断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第一电源之间设有第三熔断器。
进一步地,所述厢门控制装置包括结构相同且分别用于控制第一厢门和第二厢门启闭的第一厢门控制装置和第二厢门控制装置;第一厢门控制装置设有第三继电器,第二厢门控制装置设有第四继电器。
进一步地,第一厢门控制装置的电路具有开启第一厢门的第一支路和闭合厢门的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一个按钮开关、一个与该按钮开关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三继电器和一个与按钮开关和第三继电器并联的电磁铁换向阀;其中该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所述电磁铁换向阀串联;所述第二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一个按钮开关和一个电磁铁换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厢门起动装置包括一个所述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一个第四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且两常开触点并联连接,且串联一个用于驱动液压泵以开启厢门的电动机。
本发明提供的厢式车辆上的互锁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的发动机启动控制电路和厢门控制电路相互关系,这样当发动机处于或进入运动状态时,切断了控制厢门运动的控制电路,使厢门无法开启;当厢门处于或进入开或闭状态时,发动机不能工作;采用本发明的控制系统有效防止了误操作,使发动机和厢门始终处于的唯一安全可靠状态,避免了不安全情况的发生。另外,采用本发明控制系统的货车,通过切断了发动机和厢门运动的联系,通过单独的供电电源驱动厢门移动;可方便实现“甩挂”作业,提高了劳动生产,降低了车辆投入和生产成本。由于发动机和厢门的可分性,在装卸货物的过程中,有效节省了发动机动力驱动所需的燃料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厢式车辆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框图。
图2为图1所示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厢式车辆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未经上海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锅底座胶木件
- 下一篇:隔离式呼吸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