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取代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0331.2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袁莉萍;曹瑾;陈亮;董敏;倪长春;沈宙;吕冬华;栗秀丽;胡军;张一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73/04 | 分类号: | C07D273/04;A01N43/88;A01P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甲基 苯基 噁二嗪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类新的化合物-4-取代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日益增大,新化合物的研究开发面临着更多的有关毒性、对自然生物的安全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友好性等因素的制约。杀菌剂为三大农药之一,在农业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当前杀菌剂还是以传统的苯并咪唑和三唑类为主。这类杀菌剂已经使用了十几甚至几十年,不少已产生了严重的抗性,有的使用量已是原有用量的数倍。这不仅提高了农本,并且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由于苯并咪唑及三唑类杀菌剂由于它们的结构基本相近,极易产生交互抗性。因此,极需有新的药剂予以替代。而目前新颖的含氟杂环类农药的开发已成为世界上新农药开发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化学合成得到了4-取代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类衍生物,并且经过研究发现该系列衍生物对于植物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4-取代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4-取代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4-取代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的作为农用杀菌剂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4-取代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H,C1-C7直链和支链烷基,烯丙基,炔丙基,环烷基,苯环上含1-5个取代基的苄基(取代基可以是H,F,Cl,Br,C1-C5直链和支链烷基,三氟甲基等)。
本发明的4-取代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合成反应式示意如下:
本发明的4-取代的2-(2-氟-3-三氟甲基苯基)-1,3,4-噁二嗪-5-酮衍生物,该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害具有杀菌活性,尤其对瓜类炭疽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所涉及的原材料皆可通过市售得到,且涉及到的浓度均为重量浓度。
一、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化合物A的制备
2-(2-氟-3-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及水合肼(摩尔比=1∶1.0-3.0)加到反应瓶中,在90℃下反应3-1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倒入至热水中并搅拌,冷却至室温后,将析出的固体滤出并用水洗涤,干燥后得产品A。收率90.0-95.0%,熔点:121.5-123.1℃。
实施例2:化合物B的制备
将化合物A、碱(氢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三乙胺、吡啶等)(摩尔比=1∶1.0-3.0)、溶剂(苯、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丙酮、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二氯乙烷、二氧杂环、乙醚等)加到反应瓶中,冰水浴下滴加氯乙酰氯(与化合物A的摩尔比=1∶1.0-2.0)。滴加完毕后,反应液在0-40℃下搅拌3-8h,然后加入水,并搅拌,分出有机相,有机相经水洗、干燥脱溶后,得产品B。收率70-95%,熔点:169.5-169.8℃。
实施例3:化合物C的制备
将化合物B、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三乙胺等)(摩尔比=1∶1.0-2.0)及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四氢呋喃、甲醇、乙醇等)加到反应瓶中,50-100℃下搅拌12-48h。冷却至室温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水并搅拌,然后加入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经水洗、干燥、脱溶后,得粗品,经纯化,得产品C。收率30-70%。
实施例4:化合物D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未经上海市农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切装置
- 下一篇:一拖二高效节能新型钢管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