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仿真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534.1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生;王华平;王以刚;赵瑞辉;张传雄;郁抒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5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 短纤维 纺丝 工艺 仿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纶纤维纺丝工艺仿真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国际上对涤纶短纤维生产连续化、装置大型化、产品差别化的发展要求,开发、优化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已成为一种趋势。全球对涤纶短纤维需求量增长也很快,与此同时,涤纶短纤维的生产能力年增长率为5%~12%。但是,目前对涤纶短纤维纺丝工程的控制与调控,多半都是靠生产经验来进行多次工艺调试来优化工艺,缺乏理论指导。纺丝设备较大的冗余量,也将降低设备的利用率、增加能耗、提高成本,这些都将严重的影响涤纶短纤维的开发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涤纶短纤维纺丝仿真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仿真系统,该系统包括工艺数据库专家系统、主程序、熔体输送模块、技术分析模块、工艺优化模块、品种开发模块和产能增容模块。
所述主程序由输送管道模型、增压泵、熔体过滤器、静态混合器、计量泵、纺丝组件、纺丝工艺处理单元组成,负责模拟熔体输送过程,并且初始化纺丝工艺处理单元,得到质量指标。所述纺丝工艺处理单元为熔体温度处理单元、纺丝速度处理单元、纺丝温度处理单元以及冷却吹风条件处理单元。
所述熔体输送模块负责模拟熔体输送过程中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并且显示各个运行参数与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所述技术分析模块内建立有材料结构、纺丝工艺条件及产品性能间的数学关系,并且显示生产过程中丝条、风温、风速的信息。
所述工艺优化模块通过与技术分析模块的连接,确定产品性能与纺丝工艺之间的关系,得到最佳纺丝工艺,对不同形式的纺丝冷却成形纺丝装置进行工艺优化,同时将此工艺参数录入所述工艺数据专家系统,并且显示涤纶短纤维加工工艺参数的调整与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所述品种开发模块与工艺优化模块之间相互作用、串联,在优化现有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出合乎质量要求的细旦涤纶短纤维生产工艺,并且显示新开发产品各工艺参数的调整与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所述产能增容模块与工艺优化模块之间相互作用、串联,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增容,并且显示各工艺参数的调整对产能影响的关系。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还包括中空纤维模块,中空纤维模块负责模拟中空纤维生产过程,建立加工工艺与中空度等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且显示工艺参数与产品中空度及不匀率之间的关系。
还包括手动方案录入模块,手动方案录入模块,使用户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在所述工艺数据专家系统内添加相应的生产数据。
所述的显示方式采用图形化显示,所述的质量指标为泵供量、粘度、温度等。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是通过Matlab语言编写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仿真系统,使加工过程可控,从而能够提高产品品质、产能,降低能耗;
(2)本发明所开发研究的涤纶短纤维纺丝工程模拟及工艺优化的仿真技术,具有优越的人机界面、可视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并且可以模拟纺丝工程,提高产品品质、产能,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块间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但等价形式的改动或修改同样落于本申请所述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涤纶短纤维纺丝工艺仿真系统包括工艺数据库专家系统、主程序、熔体输送模块、技术分析模块、工艺优化模块、品种开发模块和产能增容模块。
所述主程序由输送管道模型、增压泵、熔体过滤器、静态混合器、计量泵、纺丝组件、纺丝工艺处理单元组成,负责模拟熔体输送过程,并且初始化纺丝工艺处理单元,得到质量指标。所述纺丝工艺处理单元为熔体温度处理单元、纺丝速度处理单元、纺丝温度处理单元以及冷却吹风条件处理单元。
所述熔体输送模块负责模拟熔体输送过程中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并且显示各个运行参数与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所述技术分析模块内建立有材料结构、纺丝工艺条件及产品性能间的数学关系,并且显示生产过程中丝条、风温、风速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证件图像倾斜校正的办法
- 下一篇:人类视觉对比度分辨率的非线性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