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轴向限位装置的粘滞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0841.X | 申请日: | 200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钱丹萍;徐斌;周红卫;徐校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9/16 | 分类号: | F16F9/16;F16F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4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轴向 限位 装置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抗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轴向限位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研制的粘滞阻尼器为速度依存性,主要对地震等较大冲击外载引起的结构动力响应起到阻尼耗能作用,对低速静载(如温度变化引起的)阻尼力只有原阻尼力的10%以下,因此对静力载荷的变形引起的结构变形是没有阻尼作用的。一旦产生预想不到的静力载荷和超量位移,速度依存性粘滞阻尼器将满足不了使用功能,结构将遭到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满足抗震动态耗能技术要求,同时满足静力载荷及限制超量位移的技术要求的带有轴向限位装置的粘滞阻尼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带有轴向限位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包括左球铰座、活塞杆、活塞、阻尼缸体、平衡杆、右球铰座、阻尼介质,所述的左球铰座与活塞杆连接,活塞杆设置于活塞左侧,平衡杆设置于活塞右侧,所述的活塞径向设置于阻尼缸体内部,所述的阻尼介质设置于阻尼缸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合碟形弹簧、限位缸体、压力环A,压力环B,所述的限位缸体设置于阻尼缸体与右球铰座之间,限位缸体两端设有内螺纹,其左端通过压力环A与阻尼缸体连接,其右端与压力环B、右球铰座连接,所述的平衡杆的长度加长延伸至限位缸体内,并在平衡杆右端设置一带有螺纹的小圆柱,所述的组合碟形弹簧安装在小圆柱上。
所述的小圆柱末端设有外螺纹,将组合碟形弹簧安装在小圆柱上,并用圆螺母固定。
所述的组合碟形弹簧的制作满足结构限位刚度与限位位移。
所述的压力环A设有外螺纹,分别与阻尼缸体和限位缸体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压力环B设有外螺纹,分别与限位缸体和右球铰座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限位缸体采用无缝钢管制作,两端都加工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普通粘滞阻尼器的基础上延长平衡杆的长度,并将组合碟形弹簧安装在平衡杆的末端,同时在右球铰座与阻尼缸体之间增加一个限位缸体,左边通过压力环A与阻尼缸体连接,右边与压力环B和右球铰座连接。在粘滞阻尼器受拉状态下,左球铰座带动活塞杆、活塞、平衡杆往左运动,当结构静载荷变形超过阻尼行程S时,组合碟形弹簧与压力环A的A平面贴合。组合碟形弹簧开始压缩,产生弹簧阻力,起到拉方向的限位作用。在粘滞阻尼器受压状态下,左球铰座带动活塞杆、活塞、平衡杆往右运动,当结构静载荷变形超过阻尼行程S时,组合碟形弹簧与压力环B的B平面贴合,组合碟形弹簧开始压缩,产生弹簧阻力,起到拉方向的限位作用。这个组合碟形弹簧阻力与加载速度无关,仅与结构静力变形位置有关。为了有效保证静载荷变形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该碟形弹簧的刚度可根据载荷与变形的关系设计选用。使阻尼器不但满足抗震动态耗能技术要求,同时满足静力载荷及限制超量位移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有轴向限位装置的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带有轴向限位装置的粘滞阻尼器,包括左球铰座1、活塞杆2、活塞3、阻尼缸体4、平衡杆5、右球铰座6、阻尼介质7,所述的左球铰座1与活塞杆2连接,活塞杆2设置于活塞3左侧,平衡杆5设置于活塞3右侧,所述的活塞3径向设置于阻尼缸体4内部,所述的阻尼介质7设置于阻尼缸体4内,还包括组合碟形弹簧8、限位缸体10、该限位缸体10采用无缝钢管制作,压力环A11,压力环A11设有外螺纹,压力环B12,压力环B12设有外螺纹,所述的限位缸体10设置于阻尼缸体4与右球铰座6之间,限位缸体10两端设有内螺纹,其左端通过压力环A11与阻尼缸体4连接,其右端与压力环B12、右球铰座6连接,所述的平衡杆5的长度加长延伸至限位缸体10内,并在平衡杆10右端设置一带有螺纹的小圆柱13,小圆柱13末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组合碟形弹簧8安装在小圆柱13上,并用圆螺母9固定。组合碟形弹簧8的制作满足结构限位刚度与限位位移。
在粘滞阻尼器受拉状态下,左球铰座1带动活塞杆2、活塞3、平衡杆5往左运动,当结构静载荷变形超过阻尼行程S时,组合碟形弹簧8与压力环A的A平面贴合。组合碟形弹簧8开始压缩,产生弹簧阻力,起到拉方向的限位作用。在粘滞阻尼器受压状态下,左球铰座1带动活塞杆2、活塞3、平衡杆5往右运动,当结构静载荷变形超过阻尼行程S时,组合碟形弹簧8与压力环B的B平面贴合,组合碟形弹簧8开始压缩,产生弹簧阻力,起到拉方向的限位作用。这个组合碟形弹簧8阻力与加载速度无关,仅与结构静力变形位置有关。为了有效保证静载荷变形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该碟形弹簧的刚度可根据载荷与变形的关系设计选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材料研究所,未经上海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8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无磁电搅辊辊身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雨水径流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