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负载型纳米介孔电流变液材料SBA-15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2331.6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9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伍秀峰;鲍伟;任楠;杨志剑;周鲁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25/26 | 分类号: | C10M125/26;C10M125/00;C10N40/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纳米 介孔电 流变 材料 sba 15 制备 方法 | ||
1.可负载型纳米介孔电流变液材料SBA-15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三嵌段共聚 物P123为模板剂,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强酸性体系中水热合成,其特征是, 将氟化铵加入该体系中,同时加入癸烷或十二烷作为溶剂,制得椭圆、片状或长 方体状SBA-15功能材料,使该材料孔道方向沿短轴,且在其中添加铁电材料, 制得可负载型纳米介孔电流变液材料SBA-1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负载型纳米介孔电流变液材料SBA-15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三嵌段共聚物P123,全称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 其分子式为:PEO20-PPO70-PEO20。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负载型纳米介孔电流变液材料SBA-15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椭圆、片状或长方体状颗粒材料:
取三嵌段共聚物P123,溶于1.07mol/L的HCl中,搅拌至溶液澄清,加入 十二烷,室温下继续搅拌1小时以上后,加入氟化氨,再加入正硅酸乙酯,在恒 温水浴40℃条件下搅拌20h,取出转移至反应釜,100℃下晶化48h,取出冷却、 抽滤、洗涤、室温干燥后,置管式炉中,在空气气氛下升温到540℃,下焙烧 5h,除去表面活性剂,得椭圆状、片状或长方体状SBA-15材料;
(2)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负载型SBA-15材料:
称取磷酸二氢钾溶于水中,比例为0.3g/ml,形成均匀溶液;取SBA-15,使 磷酸二氢钾与其质量比为10~12∶1;将其投入上述溶液中,超声振荡20min,搅 拌6h,过滤,洗涤,80℃烘干,得孔道中嵌有磷酸二氢钾的负载型椭圆、片状 或长方体状具有特殊性能的负载型SBA-15颗粒材料;
(3)配制电流变液:
取上述有负载或无负载的SBA-15颗粒材料,置于70℃空气环境下烘干12小 时,取出,加入硅油,拌匀呈半透明糊状,或加额外极性分子液体,得电流变液 样品,并对其进行测量。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负载型纳米介孔电流变液材料SBA-15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的三嵌段共聚物P123,溶于1.07mol/L的HCl中,其比例 为1g/35ml;所述十二烷与三嵌段共聚物P123质量比为5.8∶1或以上;所述的氟 化氨与三嵌段共聚物P123的质量比为0.01125∶1;所述的正硅酸乙酯三嵌段共聚 物P123质量比为2.125∶1。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负载型纳米介孔电流变液材料SBA-15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的电流变液中其颗粒与硅油的比例按体积分数定。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负载型纳米介孔电流变液材料SBA-15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的电流变液中带有负载的0.1g颗粒分散于1ml硅油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23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