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行流热交换器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2516.7 | 申请日: | 200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9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磊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5B3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 伴 |
地址: | 200126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行 热交换器 用途 | ||
1.平行流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两个以上叠加的平行流热交换单元,其中每一平行流热交换单元包括构成整个平行流热交换器流道的顶部集流管、底部集流管以及连通顶部集流管和底部集流管的若干平行排列的扁管;所述相邻两平行流热交换单元的顶部集流管之间不直接连通,而相邻两平行流热交换单元的底部集流管之间部分相互直接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介质在所述顶部集流管沿顶部集流管轴向流动的长度大于在底部集流管沿底部集流管轴向流动的长度,且在所述顶部集流管沿顶部集流管轴向流动的长度尽可能地长,而在底部集流管沿底部集流管轴向流动的长度尽可能的短;所述热交换器的流道分成多个部段,沿热交换介质流动方向,各部段的流道容积逐步增大,但最后一个部段的流道容积不得大于第一部段的流道容积的2.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中热交换介质的轴向流动全部在顶部集流管内完成;而叠加的平行流热交换单元间热交换介质流动则全部由底部集流管经互通的孔对接完成;平行流热交换器流道则采用集流管内阻挡板在叠加的热交换单元内将流道分成多个部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热交换介质在所述顶部集流管沿顶部集流管轴向流动的长度占热交换介质在所述顶部集流管沿顶部集流管轴向流动的长度与在底部集流管沿底部集流管轴向流动的长度之和的70%以上,而热交换介质在底部集流管沿底部集流管轴向流动的长度占热交换介质在所述顶部集流管沿顶部集流管轴向流动的长度与在底部集流管沿底部集流管轴向流动的长度之和的3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后一部段流道的容积大于前一部段流道容积2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后一部段流道的容积大于前一部段流道容积40-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最后两部段流道上设置有向该最后两段流道内补充热交换介质的补给口;其中最后一个部段流道补充的热交换介质为总热交换介质重量的15-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介质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一个平行流热交换单元的顶部集流管的侧管壁上。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热交换器用来制造蒸发器。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热交换器用来制造汽车用平行流蒸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磊,未经王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25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流叶轮及使用该叶轮的变速器
- 下一篇:具有集成控制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