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血压柯氏音强度图像仪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2991.4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5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容;崔开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达医用仪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003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血压 音强 图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柯氏音法血压测量电子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人体血压柯氏音强度图像仪。
背景技术
人体血压是医学科学在18世纪的重要发现,现在人们都知道,血压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表征,也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的判断和参考依据。发现血压以后,血压计量方法和测量方法的研究就成为重要的课题。一百多年前的探索中提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有震荡法和柯氏音法两种。
振荡法:1896年,一位德国研究者发现,在使用臂带充放气测量血压的过程中,随着外压力的下降,臂带内气体中会出现一个振荡波,其幅度与人体血压相关。他认为,测得这种振荡波的幅度,就可以通过某种换算关系求得收缩压和舒张压。这一建议公布以后,进一步的实验都可以确认振荡波确实存在,幅值也可检测,但所称换算关系难以定论。
柯氏音法:1905年,俄国医生柯洛特可夫(Korotkoff)发现,用装有气囊的臂带通过加压将上臂臂弯上方的肱动脉压瘪,在随后的放气减压过程中,通过听诊器可以探测到血流重新冲开血管后会发出和心动节律相同的血液冲击、回流、摩擦混合音,后来即命名这种节律音为柯氏音。按音强、音调、音色,柯氏音可分为弹响音、杂音、拍击音、捂音和消失音5期或者5相。柯氏建议:取弹响音出现时的柯氏音第一音对应的平衡外压力为收缩压;对于成人,取“消失音”(常取为可能探测到的最末音)对应的外压力为舒张压;对于儿童,取拍击音向捂音转变时的“变音”对应的外压力为舒张压;人体血压即以“收缩压/舒张压”联合表示。这就是一百多年来人类公认的血压计量方法和测量方法,全世界的诊所则一直使用听诊器探测柯氏音以测量人体血压。
柯氏音法确立以后,世界医学界一直采用由人耳通过听诊器探测柯氏音,再配置一个合适的气体压力计用以计量和显示所加的气体外压力,从而判断人体血压。这种听诊器+气体压力计测量血压的方法即称为听诊法。由于没有更可靠的方法和适用的器具,听诊法一直被当作柯氏音法的经典实现方式,被全世界的诊所用作血压测量标准方法,甚至被说成是所谓“金标准”。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听诊法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归结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柯氏音法的基本准则就是要可靠地探取其第一音和最末音(或“变音”)据以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由于任何个体的柯氏音脉冲阵列总是两端最弱、最模糊,因此要可靠探取其第一音和最末音并不容易。在听诊法中,测量者以自己的耳朵通过听诊器进行这种探取,其可靠性完全决定于测量者的专业训练水平、听觉、注意力、工作态度等主观因素和听诊器的质量,主观性和误差率必然相当大,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无标准或非标准的、主观决定性的测量;用一个多联听诊器通过同一听诊头同时听测某个受测者的血压,各听测者报出的结果差别会很大,这是医学院校中常见的现象;
2、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血压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迫切需要简便、可靠的血压测量器具,以推广血压的自测、互测,提高血压自知率。听诊法需要专业训练,还需要好的听觉和注意力,显然不适合或不可能在医学殿堂以外推广应用;
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参数需要存储、追溯,听诊法这种完全人工化的血压测量不能适应这种病历电子化的医学现代化要求。
听诊法的这些基本缺陷早就启示和要求血压测量电子化研究。在这种研究中,示波法有过重大的影响。上世纪50年代以后,有人提出用电子方法检测前述振荡波测量人体血压,并称之为示波法,其实质也就是前述振荡法,只是示波法进一步认为振荡波的幅值对应于人体血压平均值;测得这个幅值对应的平衡外压力,再寻求一种换算方法,就可以算出收缩压和舒张压。但是,由此设计和制造的示波法电子血压计虽经各种技术改进,都普适性差,这种实际上在另行建立血压计量和测量方法的打算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后来,示波法便力图从电子“算”法上向柯氏音法逼近。2002年,国际法制计量组织(QIML)发布R16-2《无创自动血压计》的国际建议,明确了示波法是一种“算”血压的方法,建议要求其控制测量血压的最大平均误差为±0.7kPa(±5mmHg),最大的实验标准偏差为1.1kPa(8mmHg)。这样的误差范围显然是医学测量不能接受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达医用仪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达医用仪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2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