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包内衬修复料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3184.4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7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德;李云刚;沈申荣;韩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C04B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内衬 修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钢包内衬修复的材料,属于不定型耐火材料的范围,主要应用在炼钢厂使用的钢包的内衬修复。
背景技术:
钢包承受的钢种多而复杂,钢包内衬所承受的出钢温度波动大,出钢温度高,钢水在钢包内停留时间长。钢包在使用时,由于钢水和渣的流(搅)动,钢包内衬用耐火材料侵蚀不均的现象十分突出,并导致局部损毁(渣线、包壁或包底掉砖,砖缝侵蚀严重等)、包龄降低及耐火材料消耗增加等不良现象发生,而此时大部分仍然有很大富余,这就很不经济,也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应使钢包内衬保持同步蚀损,这就要对钢包内衬进行局部处理。
目前,转炉使用的钢包都采用喷补修复技术,而以前使用的材料主要使用以镁砂、白云石等作为骨料,辅以磷酸盐等结合剂和添加剂,这种材料的缺点在于体积密度低,附着率低,在使用过程中表现为耐用性差,并且影响生产。
中国专利申请CN01105469.7介绍了“整体钢包内衬修补工艺”,该发明采用浇注料的形式,但是没有公开浇注料的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内衬修复的材料,主要解决现有喷补料修复内衬存在的附着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包内衬修复料,其组成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85~90%的镁砂,5~8%的磷酸盐合成添加剂,4~7%的粘结剂。
本材料使用了高规格等级的镁砂,采用MgO的含量不低于94%的烧结镁砂或电熔镁砂,其氧化镁含量高,杂质小,因此对于加强密度、气孔、烧结温度和高温耐腐蚀性等特性均有极大的提高;磷酸盐合成添加剂主要由六偏磷酸钠和硅微粉按照重量配比1∶1.5~2.0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该种添加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施工性能;粘结剂是用含Al2O3为50%的高铝水泥按照重量配比1∶1~1.5的比例配以膨润土混合,通过混合后,提高产品的附着性,固化和烧结性好,增强抗剥落性和耐侵蚀性强等性能。
本修复料最适合应用在热炉修补,可以累计形成10cm左右的喷补厚度,便于修补严重磨损的区域。采用磷酸盐合成添加剂,配以辅助粘结剂等,使喷补料硬化时间适宜,并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施工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修复材料是碱性耐火材料,本发明的配方组分选择合理,组分力度分布也比较合理,可以保证在较低的回弹率下保持了较高的抗侵蚀性和抗剥落性,而且本发明新型修复材料随温度的变化性能比较稳定,耐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比较高,有较高的高、中、低温强度,适合于钢厂钢包喷补之用。同时还具有以下有点:1、在喷补量大的情况下,修补时落料少,操作方便,修补时间短。2、加水量低,在8~12%,对炉衬负面影响小,气孔率低。3、本材料结合强度高,耐磨性和耐侵蚀性好。4、适用范围广,主要应用于热态修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4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未经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3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结合强度铜包铝排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适用于铝镜生产线的淋漆回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