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梯装置的端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3370.8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0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双林;钱嘉俊;吴伟;童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8 | 分类号: | B66B7/08;B66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024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梯 装置 端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梯装置的端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电梯装置的端接装置,包括一个铸造成型的插座和楔块,电梯装置的承载元件环绕着楔块,并插入该插座;通过承载元件的张紧和楔块与插座之间配合产生夹紧力。这样做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插座和楔块都是铸造成型,插座内部形成的夹角与楔块的夹角并不会完全一致,从而导致承载元件不能被很好地固定于插座内,同时承载元件受到插座和楔块所给予的压力不均匀,位于插座内的承载元件有些部分将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最恶劣的情况将会导致承载元件在该位置断裂,从而导致承载元件的强度损失较大,同时可能使端接装置失效,影响承载元件的使用寿命。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承载元件可以设计成被弹性材料包裹。这样做的好处是曳引机的驱动轮直径可以设计的较小,从而导致曳引机的驱动力矩较小,曳引机的体积也会减小,电梯系统的布置更灵活;而且由于有弹性材料包裹,电梯系统的振动和噪音将大大减小,电梯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但是由于有弹性材料包裹,这样要求端接装置必须设计成给予承载元件更小的压应力;否则弹性材料将会压碎或蠕变,从而使得承载元件在插座内微动,导致端接装置失效,给电梯系统带来灾难。
为此,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1211272C(公告日2005年7月20日)公开了一种电梯装置的端接装置。但是,该端接装置只是将楔块的承压长度设计成承载元件的压应力在弹性包裹材料的许用压力范围内。这样将会使承载元件的压力不均匀,从而可能导致承载元件的局部产生非常大的压应力,出现弹性包裹材料的压碎或蠕变,使得端接装置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梯装置的端接装置,它能自动调整楔块在插座内的位置;使承载元件的压力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该端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用于电梯装置的端接装置,包括插座、楔块、两个支撑件;所述楔块设置在两个支撑件之间;所述楔块具有两个与其中心成一定夹角,相对设置的第一轮廓面;所述两个支撑件具有与第一轮廓面相对应的第二轮廓面;所述第一、二轮廓面之间夹持提升电梯装置的承载元件;所述楔块和支撑件至少部分位于插座的内部;每个支撑件上设有至少一个接触轮廓,该接触轮廓位于支撑件与插座之间,所述接触轮廓使得所述两个支撑件能在插座内转动,且两个支撑件转动中心相同。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两个支撑件和楔块可以在插座内自由的转动,自动地调整楔块在插座内的位置。这样做能保证两个支撑件和楔块之间的接触稳定可靠,使承载元件的面压非常均匀,非常有利于具有弹性材料包裹的承载元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电梯装置的端接装置一实施例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端接装置包括支撑件1、支撑件2、楔块3、插座4。该端接装置利用销轴5、连接件6、螺杆7、弹簧安装座8、弹簧9、弹簧安装座10、螺母11和开口销12连接到电梯其它部件上。
所述楔块3具有两个与其中心(参见图1标示的中心线)成一定夹角,相对设置的第一轮廓面13,该夹角的范围为5°~15°。在这样的夹角范围能使承载元件受到的正压力小,从而使承载元件的面压较小。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楔块3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轮廓面13,两个第一轮廓面13之间的夹角为10°~30°。楔块3宽的一端通过圆弧面连接两端的第一轮廓面13。
所述楔块3位于支撑件1和支撑件2之间,且所述楔块3、支撑件1和支撑件2至少部分位于插座4的内部;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楔块3、支撑件1和支撑件2完全位于插座4的内部。支撑件1、2的结构外形大致相同。
所述的支撑件1、2分别具有与楔块3的第一轮廓面13相对应的第二轮廓面14。每个支撑件1、2与插座4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接触轮廓15。接触轮廓15设置在支撑件1、2的侧面,或者在支撑件1、2的侧面和底部均设有接触轮廓15。每个接触轮廓15是一段圆弧,且各圆弧的圆心相同。在所述插座上设有与接触轮廓相适配的圆弧,使之与接触轮廓15接触;当然在所述插座上与接触轮廓15相接触的也可以是线接触。接触轮廓15设置在支撑件1、2的底部时,应使插座4的下部圆弧与接触轮廓15的圆弧半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3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铝磷酸盐分子筛SAPO-34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控制动托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