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建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43748.4 申请日: 2008-08-28
公开(公告)号: CN101661515A 公开(公告)日: 2010-03-03
发明(设计)人: 马永涛;周炎;徐挺;张泉南;童宗鹏;尹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6F17/50 分类号: G06F17/50
代理公司: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丁纪铁
地址: 201108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浮筏隔振 系统 效果 建模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建模方法,浮筏隔振系统按照耦合 关系依次分为机组、上层隔振器、筏架、下层隔振器、基础五个子系统, 上层隔振器、下层隔振器为一个或多个,各上层隔振器一端接机组一基脚, 另一端接筏架上层隔振器一安装点,各下层隔振器一端接筏架下层隔振器 一安装点,另一端接基础;其特征在于:

确定筏架传递系数,并测量:机组各个基脚的振动加速度;各上层隔 振器的输入阻抗、各上层隔振器的传递阻抗;筏架在各上层隔振器安装点 的输入阻抗;各下层隔振器的输入阻抗、各下层隔振器的传递阻抗;基础 在各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输入阻抗,

根据以下方程得到筏架各上层隔振器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

fafb=ZIUZTUZTUZOUaaab]]>

fb=ZIR·ab]]>

式中aa为机组基脚的振动加速度,ab为筏架上层隔振器安装点的振动 加速度,为上层隔振器机组端的输入阻抗,为上层隔振器的传递阻 抗,为上层隔振器筏架端的输入阻抗,为筏架在上层隔振器安装点 的输入阻抗,fa为机组基脚同上层隔振器间的作用力,fb为上层隔振器同 筏架安装点间的作用力;

根据以下方程得到各筏架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

A1...Am=b11......b1n......bm1......bmn*a1...an]]>

式中A1为筏架第一个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Am为筏架第m 个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a1为筏架第一个上层隔振器安装点 的振动加速度,an为筏架第n个上层隔振器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b11为 筏架第一个上层隔振器安装点至筏架第一个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筏架传 递系数,b1n为筏架第n个上层隔振器安装点至筏架第一个下层隔振器安 装点的筏架传递系数,bm1为筏架第一个上层隔振器安装点至筏架第m个 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筏架传递系数,bmn为筏架第n个上层隔振器安装点 至筏架第m个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筏架传递系数;m、n为正整数,

根据以下方程得到基础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完成对浮筏隔振系统隔振 效果的建模计算:

fcfd=ZIDZTDZTDZODacad]]>

fd=ZIF·ad]]>

式中ac为筏架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ad为基础的振动加 速度,为下层隔振器筏架端的输入阻抗,为下层隔振器的传递阻抗, 为下层隔振器基础端的输入阻抗,fc为筏架安装点同下层隔振器间的 作用力,fd为下层隔振器同基础间的作用力,为基础的输入阻抗;

通过以下方法确定筏架传递系数:

首先模拟筏架工作边界条件,对机组进行激励,使变换不同的激励角 度和方位,使用传感器测得筏架各隔振器安装点在不同激励角度和方位时 的振动加速度,

然后根据以下方程求得筏架传递系数,

A11......A1m......Am1......Amm=b11......b1n......bm1.......bmn*a11......am1......a1n......amn]]>

式中a11为第一种激励角度和方位时筏架第一个上层隔振器安装点的 振动加速度,a1n为第一种激励角度和方位时筏架第n个上层隔振器安装 点的振动加速度,am1为第m种激励角度和方位时筏架第一个上层隔振器 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amn为第m种激励角度和方位时筏架第n个上层隔 振器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A11为第一种激励角度和方位时筏架第一个下 层隔振器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A1m为第一种激励角度和方位时筏架第m 个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Am1为第m种激励角度和方位时筏架 第一个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Amm为第m种激励角度和方位时 筏架第m个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振动加速度,b11为筏架第一个上层隔振 器安装点至筏架第一个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筏架传递系数,b1n为筏架第 n个上层隔振器安装点至筏架第一个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筏架传递系数, bm1为筏架第一个上层隔振器安装点至筏架第m个下层隔振器安装点的筏 架传递系数,bmn为筏架第n个上层隔振器安装点至筏架第m个下层隔振 器安装点的筏架传递系数;m、n为正整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37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