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农药增效功能的助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3855.7 | 申请日: | 200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浩;徐子成;包一鸣;王继虎;王远强;任新锋;李洪森;王锦成;燕方龙;曹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5/00 | 分类号: | A01N25/00;A01N25/30;A01N43/70;A01N47/36;A01P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农药 增效 功能 助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化学除草剂除草药效的助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除草剂是现代农业广泛使用的农药,已广泛用于水稻、小麦、油菜、 玉米及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生产。而一定剂量下的杀灭杂草的药效达到最大 及其对所保护的作物的损害最小是评价除草剂功能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如何提高化学除草剂的功效,一直是人们所十分关注的课题。
目前,对于莠去津除草剂和烟嘧黄隆除草剂,其常规的做法是,选择 合适的辅料,如表面活性剂等,将其与除草剂混合,制备成为水悬浮剂(英 文缩写为SC),使水不溶性的除草剂分散悬浮在水中,以达到在实际使用 时提高除草剂功效,或者将两种不同的除草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以便 提高除草剂的功效、扩大杀草谱,如中国专利,申请号:02133350.5公开 的技术。
目前,市售的由河北宣化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以38%莠去津为主要活 性成分的除草剂,即为莠去津含量为38%的水悬浮剂(缩写为SC),就是 将莠去津与分散剂、增稠剂、抗冷冻剂、消泡剂和水等配伍制备成的,同 样的,目前市售的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的烟嘧黄隆除草剂,即为烟嘧黄 隆含量为4%的水悬浮剂(缩写为SC),商品名称为玉农乐。
无论是中国专利,申请号:02133350.5公开的技术,还是市售的以莠 去津为主要活性成分的除草剂,以及市售的烟嘧黄隆除草剂,均只考虑了 活性成分的分散性,以提高使用效果,因此,而使用结果证明,其除草效 果有待进一步改进。
中国专利01127499.9提供了一种玉米田专用除草剂,将阿特拉津和烟 嘧黄隆两种农药加工成一种复配制剂,以图扩大杀草谱,延缓杂草抗性产 生、方便农民使用,但是,该专利提供的技术,使用后,易导致除草剂对 作物的药害增加。
因此,开发研究一种能够与所述除草剂产生协同效应的助剂,将是人 们所十分期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农药增效功能的助剂组合物,以克服现 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满足人们的需要。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农药增效功能的助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 的组分:
十六酸甲酯 10-20%
十八酸甲酯 5-10%
9顺-十八烯酸甲酯 20-40%
9顺,12顺-十八二烯酸甲酯 20-40%
9-顺-11-反-13-反-十八三烯酸甲酯 10-20%
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10-20%
烷基苯磺酸钙 1-5%
所述十六酸甲酯,也称为棕榈酸甲酯,化学结构为:
所述十八酸甲酯,也称为硬脂酸甲酯,化学结构为:
所述9顺-十八烯酸甲酯,也称为油酸甲酯,化学结构为:
所述9顺,12顺-十八二烯酸甲酯,也称为亚油酸甲酯,化学结构为:
所述9-顺-11-反-13-反-十八三烯酸甲酯,也称为α-桐酸甲酯,化学结构 为:
十六酸甲酯、十八酸甲酯、9顺-十八烯酸甲酯、9顺,12顺-十八二烯 酸甲酯、9-顺-11-反-13-反-十八三烯酸甲酯均为脂肪酸甲酯类化合物,其中:
十六酸甲酯、十八酸甲酯、9顺-十八烯酸甲酯和9顺,12顺-十八二烯 酸甲酯来源于植物油脂、动物油脂(脂肪酸甘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经过与 甲醇酯交换反应而获得,9-顺-11-反-13-反-十八三烯酸甲酯来源于桐油(即 桐酸甘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经过与甲醇酯交换反应而获得,均可采用市售 的产品,或者采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176-180 的文献报道的方法进行制备。
优选的,各个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十六酸甲酯10%,十八酸甲酯9%,9顺-十八烯酸甲酯40%,9顺,12 顺-十八二烯酸甲酯20%,9-顺-11-反-13-反-十八三烯酸甲酯10%,苯乙基 苯酚聚氧乙烯醚10%,烷基苯磺酸钙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38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