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黄平衡竹地板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44013.3 申请日: 2008-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1424120A 公开(公告)日: 2009-05-06
发明(设计)人: 刘泳涞 申请(专利权)人: 刘夷
主分类号: E04F15/02 分类号: E04F15/02
代理公司: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劲风
地址: 200125上海市浦***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平衡 竹地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竹地板,特别涉及一种青黄平衡竹地板。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竹地板的生产领域,为了获得产品表面的色差比,在竹条拼板工艺上普遍采用传统的竹青为面竹黄为里的排比顺拼法。中国专利01102489.5公开了“整面无拼缝连青双合竹地板的制法、其专用设备及其产品”,用顺拼工艺生产的产品表面虽然排除了较强的色差影响,却增大了竹材朝同一方向的物理应力,由于竹青面的力学强度大于竹黄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如空气中的湿度大于竹材含水率时,竹材的横向就要向两边膨胀,竹壁外侧(竹青面)吸水率大于竹壁内侧(竹黄面),所以在竹青面的刚力、涨力作用下,竹材朝竹黄面瓦曲,如图1所示。反之,当空气干燥,竹材含水率被蒸发降低时,竹材的干缩率变异增大,清华大学及日本的丰田常人做过如下测试:距地面1米附近取长15cm的无节竹筒一段,将竹锯劈成宽1cm长10-15cm试验片四块,试验所得的干缩率:A-弦向(横向),竹壁外侧(竹青面)干缩率最大:0.7187,竹壁内侧(竹黄面)干缩率其次:0.3515;B-纵向(垂直向),竹壁外侧(竹青面)干缩率最小:0.0309,竹壁内侧(竹黄面)干缩率稍大:0.0596;竹材的干缩率在不同的方向有显著的不同,由于横向(弦向)竹青面的干缩率大于竹黄面50%以上,所以湿涨瓦曲的竹材经干缩后横向即回复平整,纵向的竹黄面的干缩率大于竹青面40%以上,因此,干缩后的竹材纵向失去垂直度向竹黄面弯曲,含水率越低,弯曲度越大,如图2所示。为了改变竹材极不稳定的瓦弯状况,长久以来,竹地板行业苦于无奈不惜施用三层、四层竹单板,横拼,竖拼,交叉拼合,竹木复合等手段,例如中国专利99231765.7公开了一种复合竹地板,它由表层和竹质主层等高压粘固构成,其竹质主层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竹条并排拼接的竹单板构成,即使如此还是无法彻底解决瓦弯的缺陷。而且成本高,制作工艺繁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整度良好的青黄平衡竹地板,主要解决现有竹地板存在瓦弯、制作工艺繁杂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青黄平衡竹地板,由地板主体和弹性地板载体构成,所述的地板主体由拼合的竹单板经机械加工而成,竹单板由竹条的青面和竹条的黄面交叉正反拼合而成,地板主体粘合在弹性地板载体上;所述的弹性地板载体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丙烯酸酯PEA、无纺毡或橡胶中的一种,弹性地板载体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四边设置相匹配的尾榫、角榫和斜榫,地板主体表面涂覆有UV漆、PU漆、三氧化二铝膜或木油中的一种;地板主体有效作用面大于弹性地板载体有效作用面0.8~1.2mm,优选1mm,所述的有效作用面指的是地板主体与弹性地板载体粘合面,弹性地板载体一个交叉角的榫与地板主体齐平,弹性地板载体另一个交叉角的榫伸出地板主体端面,这时的榫的凹面位于地板主体端面内侧,两者的间距就是上面所述的0.8~1.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拼板工艺逆传统常规的竹青为面、竹黄为里的顺拼法,改为青黄交叉正反拼板法,以此让竹材青面和竹黄面自我相互制约因湿涨、干缩造成的异常反差,平衡两面力学强度,强化竹单板整体的平整度。并进行了下述对比试验:

试验1:采用了四种拼板法:A—青黄交叉正反拼板法,B—青面垂直顺拼法,C—青面小黄面大倾斜顺拼法,D—青面大黄面小倾斜顺拼法。将上述板材锯切成同样规格的长320mm x宽80mm x厚5mm的板条放入100℃沸水中蒸煮0.5小时取出,A板纵向垂直良好,横向平整;B板、C板、D板纵向垂直良好,横向瓦曲严重,从板条端面中心测量到瓦度达6mm。

试验2:将上述从沸水中取出的板条平放到烘箱中层钢网上恒温70℃,15小时后取出,经测量含水率为8%,A板纵向垂直良好,横向平整;B板、C板、D板横向恢复平整,纵向弯曲严重,从板条边沿中心测量弯度为8mm。

试验3:竹条青面仅隔一层薄竹皮常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所以它的颜色要深于竹黄面10%左右,选用浅色竹条青面与深色竹条黄面交叉搭配拼板,结果显示拼合后的竹单板表面色差较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夷,未经刘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0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