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及工作模式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4033.0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9/4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0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智能卡 仿真器 工作 模式 切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进行工作模式切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接触式智能卡内有用户开发的用户程序,在用户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中,所使用的工具一般是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仿真器内使用包含产品芯片各项功能的仿真芯片,用于模拟产品卡的工作行为。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工作特性是先工作在符合ISO14443-3协议的逻辑模式,此时非接触式智能卡不执行程序,只通过非接触式智能卡中的逻辑模块响应询卡、选卡等逻辑命令。当接收到特殊的命令后,非接触式智能卡会退出逻辑模式进入符合ISO14443-4协议的处理器模式。进入处理器模式后,非接触式智能卡开始从0地址处执行用户程序。
现有的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中使用仿真芯片替代产品芯片,除了模拟产品芯片工作在逻辑模式或处理器模式外,还需要工作在仿真器特有的监控模式,以便于用户停止仿真芯片的工作修改代码,以及观察、修改仿真芯片参数等。普通的仿真芯片没有逻辑模式,这种仿真芯片一直能够执行程序,也就是只有执行监控程序时的监控模式和执行用户程序时的处理器模式。现有的仿真器从处理器模式切换到监控模式,停止执行用户程序一般都是通过仿真器强制在下一条用户程序语句前插入跳转指令,使仿真芯片不再继续执行用户程序,转而执行监控程序,进入监控模式。但是,非接触式智能卡在逻辑模式下是不执行程序的,如果采用现有的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就无法通过插入跳转指令的方式使仿真芯片工作在逻辑模式时停止工作并切换到监控模式;必须先使仿真芯片进入处理器模式,才能再切换到监控模式。这对于实际的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即使仿真芯片工作在逻辑模式,也可以在用户需要时,切换回监控模式;为此,发明还要提供一种利用所述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进行工作模式切换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包括仿真芯片、仿真管理模块和程序存储器;程序存储器与仿真芯片间有标准的数据/地址总线,仿真芯片可以通过该总线执行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语句;程序存储器中存放了用户程序和监控程序;仿真芯片在处理器模式下执行程序存储器中的用户程序,在监控模式下执行程序存储器中的监控程序,在逻辑模式下不执行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仿真管理模块与程序存储器之间有一个管理接口,通过所述的管理接口,仿真管理模块可以在程序存储器的任意位置插入程序语句;仿真芯片与仿真管理模块间有一个工作模式信号和一个控制信号;仿真芯片能通过工作模式信号将其当前的工作模式告知仿真管理模块;仿真管理模块通过控制信号可以强制仿真芯片从任何工作模式进入处理器工作模式。
本发明的利用所述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进行工作模式切换的方法是,仿真管理模块发现用户要求切换回监控模式时,则仿真芯片通过工作模式信号向仿真管理模块告知其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
如果仿真芯片工作在处理器模式,仿真管理模块通过管理接口在仿真芯片要执行的下一条用户程序语句前插入跳转指令,使仿真芯片不再继续执行用户程序,转而执行监控程序,进入监控模式;
如果仿真芯片工作在逻辑模式,仿真管理模块通过控制信号强制仿真芯片由逻辑模式进入处理器模式,仿真芯片将从程序存储器的用户程序的“0”地址处开始执行;仿真管理模块通过管理接口在程序存储器的用户程序的“0”地址处插入跳转指令,指向程序存储器中的监控程序起始位置,使仿真芯片进入处理器模式后立即执行跳转指令,切换到监控模式,开始执行监控程序。
由于采用本发明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即使仿真芯片工作在逻辑模式,也可以在用户需要时,在用户的控制下切换回监控模式,方便了用户调试程序时对仿真器的使用,有利于加快程序的开发进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非接触式智能卡仿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