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氯氢硅生产中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4477.4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侯于先;罗秋生;刘忠文;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61/00;C01B33/107;B01D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 丽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氯氢硅 生产 尾气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回收利用的一种工艺,具体为三氯氢硅生产中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三氯氢硅是有机硅偶联剂中最基本的单体,也是生产半导体多晶硅、单晶硅的原料,随着有机硅偶联剂工业的发展而出现供不应求,今年来生产量越来越大。受姿源、技术等条件的限制,目前国内仅有几家三氯氢硅生产企业,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在建或拟建的三氯氢硅装置越来越多,三氯氢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不进行有效的回收处理,不但不能节能减排,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有必要对尾气进行回收利用。
在三氯氢硅合成过程中,氯化氢的转化率一般为80%,有约20%的氯化氢气体未参加反应,生成的三氯氢硅气体的沸点为31.8℃,很容易被冷凝,但它在尾气中的体积分数仅为5.4%,按照道尔顿分压定律,气体混合物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每种气体的分压之和,经计算,在尾气压力约为0.12Mpa时,气分压仅为0.0065Mpa,如此低的分压在常温或不太低的温度下,很难被冷凝,在冷媒温度为-35℃的冷凝器中,冷凝效率为84%左右,约16%的三氯氢硅气体未被冷凝。未冷凝的三氯氢硅气体,四氯化硅气体,未参加反应的氯化氢、氢气以及少量氮气等组成尾气。目前的尾气处理方法是把尾气直接送入洗涤塔洗涤后放空,而不是回收利用,造成原料消耗高,又不利于环境保护。2008.02.20,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名为“一种三氯氢硅生产尾气回收方法”的发明专利(专利号:200710018581.1),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流化床反应器的合成气体经冷凝后,不凝气体(尾气)送入压缩机过压缩后进入氢气膜分离器分离氢气,氢气膜分离器的非渗透气送入回收冷凝器中,经过回收冷凝器进一步冷凝后,得到三氯氢硅、四氯化硅,不凝气体为氯化氢,重新作为原料返回流化床反应器使用,三氯氢硅和四氯化硅则为回收的产品。分离出的氢气可以作为燃料或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原料,也可直接排入大气。该专利所述回收方法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回收成本高,二是在生产中存在不能有效实施的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氯氢硅生产过程中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以提升原料的利用率,达到节约原料、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和有利环境保护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氯氢硅生产中过程中尾气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初步吸收处理:将流化床反应器生产过程中合成工段的合成尾气(包括HCl、H2、SiHCl3、SiCl4、N2)送入一级吸收塔,吸收液为SiCl4经冷凝后从塔顶送入,SiCl4液体与从塔底部上升的合成尾气在塔内充分接触,除去尾气中的大部分SiHCl3气体;
B、重吸收处理:将从一级吸收塔塔顶出来的尾气(包括、H2、残余SiHCl3、残余SiCl4、N2)送入二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采用稀盐酸作吸收液吸收气体中的HCl气体形成浓盐酸,同时,气体中残留的SiCl4、SiHCl3和水反应生成HCl和SiO2,生成的HCl气体被吸收成浓盐酸,SiO2移出吸收塔去三废回收;
C、氢气膜分离:从二级吸收塔塔顶出来的氢气和氮气进入氢气膜分离器,膜分离器的非渗透器N2放空,氢气则返回氯化氢合成炉回收利用;
D、解析:将二级吸收塔底出来的浓盐酸送往解析塔进行解析,解析塔采用蒸汽加热,从解析塔顶部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作为原料送往三氯氢硅合成工段,塔釜出来的稀盐酸则用作二级吸收塔的吸收液。
所述“A、初步吸收处理”步骤中的SiHCl3被SiCl4吸收后从塔釜排出,送到精馏工段精馏后成为产品。
所述步骤A中合成尾气在进入一级吸收塔之前先冷凝至-15℃。
所述步骤C中从二级吸收塔塔顶出来的氢气和氮气先经过出口压力为0.65Mpa的压缩机压缩后再进入氢气膜分离器,以满足膜分离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